“才见春光生绮陌”出自唐代王涯的《游春词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ái jiàn chūn guāng shēng qǐ mò,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才见春光生绮陌”全诗:曲江绿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销。
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动云韶。
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春光著处迷。
鸟度时时冲絮起,花繁衮衮压枝低。
《游春词二首》是唐代王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曲江绿柳变烟条,
The green willows by Qujiang River twist like smoke,
寒谷冰随暖气销。
In the cold valley, ice melts with the warm air.
才见春光生绮陌,
Just as the spring scenery emerges on the winding paths,
已闻清乐动云韶。
One can already hear the melodious music filling the air.
经过柳陌与桃蹊,
Passing by the willow paths and peach lanes,
寻逐春光著处迷。
Seeking and chasing the beauty of spring, I lose my way.
鸟度时时冲絮起,
Birds flutter and stir up the blossoms from time to time,
花繁衮衮压枝低。
The abundant flowers weigh down the branches.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气氛。诗人通过对曲江的描写,将绿柳的形态比喻为飘动的烟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随着气温的升高,寒谷中的冰也随之融化。这一景象象征着寒冬已过,温暖的春天来临。
诗中提到了绮陌,指的是曲折的小道,意味着春光的美丽和多变。清乐动云韶表达了春天的音乐和欢乐,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接下来,诗人经过柳陌和桃蹊,迷失在寻找春光的过程中。鸟儿时不时掠过,掀起花絮,花朵繁盛到如此之程度,压弯了树枝。这一系列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繁荣和活力,以及自然界的生命力。
整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诗人用独特的形象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景色,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和喜悦。同时,诗中还包含了对春天的追寻和迷失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清新,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yóu chūn cí èr shǒu
游春词二首
qǔ jiāng lǜ liǔ biàn yān tiáo, hán gǔ bīng suí nuǎn qì xiāo.
曲江绿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销。
cái jiàn chūn guāng shēng qǐ mò, yǐ wén qīng lè dòng yún sháo.
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动云韶。
jīng guò liǔ mò yǔ táo qī, xún zhú chūn guāng zhe chù mí.
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春光著处迷。
niǎo dù shí shí chōng xù qǐ, huā fán gǔn gǔn yā zhī dī.
鸟度时时冲絮起,花繁衮衮压枝低。
拼音:cái jiàn chūn guāng shēng qǐ mò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仄韵) 入声十一陌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唐元和三年(808年),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马,后迁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元和五年(810年),王涯奉召回京,历任吏部员外郎、工部侍郎、知制诰等官职,扑再入为翰林学土,受封清源县男。 王涯文思清丽,风格雅正古朴,永贞(唐顺宗年号)、元和年间的诏令,多出自他的手笔。当时,士大夫们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而王涯独以“孤进自树立”,深揖唐宪宗信任,“数访逮,以私居远,或召不时至,诏假光宅里官第,诸学士莫敢望”。元和十一年(816年),王涯担任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为讨伐淮西(今河南汝南)藩镇吴元济,执政大臣裴度、李逢吉等为和战问题斗争得非常激烈,在此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上,身为宰相的王涯竟不发一言,元和十三年(819年)因“循默不称职”罢相。
唐穆宗、敬宗在位的数年间,王涯在朝任职时间较短,较长时期在剑南东川(治在四川绵阳)和山南西道(治在陕西汉中)任节度使。王涯在东川时,针对吐蕃的严重威胁,曾上疏唐穆宗。建议“实边兵,选良将,明斥堠,广资储”,并特别建议朝廷应采取以回鹘牵制吐蕃的策略。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王涯奉诏自山南西道调回中央,任太常卿,主持制定了《云韶乐》。次年,王涯升任吏部尚书、检校司空、兼领盐铁转运使,掌握了唐朝的财政大权。自宪宗朝平定淄青10余年来,淄青属州的巨额铜铁税收,一直被观察使霸占。王涯把这笔数额达百万之巨的税利权归唐朝中央,为政府增加了一笔财政收入。
太和七年(833年),唐文宗任命王涯为宰相,进封代国公,食邑二千户。九年(835年)九月,王涯“奏致江淮、岭南茶法,增其税”。这项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遭到人民的反对。同年十一月,“甘露之变”发生,王涯等人仓惶逃出中书,在永昌里茶肆被禁军抓获,腰斩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他的全家遭诛灭,家产被没收,田宅入官,直到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王涯等人才被平反昭雪,追复其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