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一梦苕溪晓”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一梦苕溪晓”出自宋代王之道的《哀汤与立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mèng tiáo xī xiǎ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一梦苕溪晓”全诗

《哀汤与立父》

一梦苕溪晓

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
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
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


赏析


《哀汤与立父》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逝去时光和亲人离世的悲伤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
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
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哀悼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逝去亲人的悲伤之情。诗人首先抱怨社会风气的浅薄和长期以来的混乱,指出了人们追求名利、争斗不休的现象。然后,诗人描述了乡村中有很多逸民隐士,他们远离尘嚣,过着宁静自在的生活。

接下来,诗人得知亲人去世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他再次感到悲痛,他不禁重重地沾湿了巾帕。诗人接着运用了一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他在黎明时分做的一个梦境。在梦中,他仿佛置身于苕溪,观赏着清晨的美景。然而,他随后提到了一座石堵,这座石堵已经存在了千年,阻挡了春天的到来。这里的石堵可以被理解为时光的障碍,它让诗人感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无情,无法阻挡。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他望向南方的江滨,情不自禁地哭泣。整首诗以凄凉、悲伤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亲人离世的痛苦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流逝和亲人离世所带来的悲伤之情。通过描绘社会浮躁、逸民隐居、梦境幻化和哭泣思念等情景,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苦痛和对逝去时光的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和感伤之感。

“一梦苕溪晓”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āi tāng yǔ lì fù
哀汤与立父

báo sú jiǔ bù jìng, qiū yuán duō yì mín.
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
wén jūn qīng qù shì, lìng wǒ zhòng zhān jīn.
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
yī mèng tiáo xī xiǎo, qiān nián shí dǔ chūn.
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
rén qíng bù néng yǐ, nán wàng kū jiāng bīn.
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

“一梦苕溪晓”平仄韵脚


拼音:yī mèng tiáo xī xiǎo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作者简介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作者介绍


王之道的生平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与兄王之义、弟王之深同登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调和州历阳县丞,摄乌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为军,朝廷任命为镇抚司参谋官。

  宋高宗赵构(南宋建立者)绍兴年间,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20年。

  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即退休)。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病逝,享年76岁。

  著有《相山集》30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26卷、《宋史·艺文志》作25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30卷,其中诗15卷。诗以影印清文溯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