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生镜台”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寄题辛氏尘外楼》,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g guāng shēng jìng tá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灵光生镜台”全诗:罗浮三十里,楼对玉崔嵬。
风卷软红去,云扶飞翠来。
会心须尽帙,适性莫多杯。
除得翳根尽,灵光生镜台。
《寄题辛氏尘外楼》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罗浮三十里,楼对玉崔嵬。
风卷软红去,云扶飞翠来。
会心须尽帙,适性莫多杯。
除得翳根尽,灵光生镜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洪咨夔寄给朋友辛氏的题词,题词的对象是辛氏的尘外楼。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楼阁的美丽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寄托。
赏析:
首句"罗浮三十里,楼对玉崔嵬"描绘了诗中景色的背景。罗浮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名山之一,这里指的是罗浮山脚下三十里的地方。楼阁耸立在高崖峭壁之上,与崔嵬的玉石山峰相对。
接下来的两句"风卷软红去,云扶飞翠来"描绘了景色的变幻。柔软的红云被风吹散,而飞翔的翠云则由云彩托起,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这里通过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内心所感受到的美好和壮丽。
接下来的两句"会心须尽帙,适性莫多杯"表达了洪咨夔对友谊的珍视。会心即指心灵相通,希望友谊能够持久。须尽帙意味着书信交流的频繁,希望将所有的心意都写在信中。适性莫多杯则是告诫朋友不要沉迷于饮酒,要适度保持自身的本性。
最后两句"除得翳根尽,灵光生镜台"表达了洪咨夔对修身养性的追求。翳根是指内心的杂念和纷扰,希望能够消除一切尘俗之事,追求心灵的纯净。灵光生镜台意味着通过净化内心,可以使心灵更加明亮和清澈。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友谊和追求内心的净化,展示了洪咨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jì tí xīn shì chén wài lóu
寄题辛氏尘外楼
luó fú sān shí lǐ, lóu duì yù cuī wéi.
罗浮三十里,楼对玉崔嵬。
fēng juǎn ruǎn hóng qù, yún fú fēi cuì lái.
风卷软红去,云扶飞翠来。
huì xīn xū jǐn zhì, shì xìng mò duō bēi.
会心须尽帙,适性莫多杯。
chú dé yì gēn jǐn, líng guāng shēng jìng tái.
除得翳根尽,灵光生镜台。
拼音:líng guāng shēng jìng tái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