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东风往回路”出自宋代陈著的《青玉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ǒng shì dōng fēng wǎng huí l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总是东风往回路”全诗:青山流水迢迢去。
总是东风往回路。
送得春来春又暮。
莺如何诉。
燕如何语。
只有春知处。
时光渐渐春如许。
何用怜春怕红雨。
到处空飞无实据。
花开也好,花飞也好,此意须双悟。
《青玉案》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山流水迢迢去,
总是东风往回路。
送得春来春又暮,
莺如何诉,燕如何语,
只有春知处。
时光渐渐春如许,
何用怜春怕红雨。
到处空飞无实据,
花开也好,花飞也好,
此意须双悟。
译文:
青山和流水遥远地流淌,
东风总是归来的路。
送走了春天,又迎来了春天的结束,
黄莺如何倾诉,燕子又如何呢语,
只有春天自己明白。
时间渐渐流逝,春天如此美好,
又何必怜惜春天,害怕红雨的降临。
到处都是飞舞的虚无,
花朵绽放,花瓣飘落,
其中的意境需要双重领悟。
诗意和赏析:
《青玉案》以自然景物描绘了春天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诗人以青山和流水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渐行渐远的感觉。东风往回路的描写暗示了春天的循环和永恒,春天的离去意味着又一次的结束,而新的春天又在远方等待着。莺和燕的形象象征了春天的声音和语言,但只有春天自己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意义。
诗的后半部分提出了对时间和存在的思考。时光逝去,春天如此美好,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表示对太过怜恋春天、害怕逝去的情感的质疑。他认为,飞舞的花瓣和虚无的存在都是春天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层次的意境,需要通过双重的理解和领悟才能体会到。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春天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存在意义的思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反问,展示了对春天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引发读者对于时间、存在和美好的思考。
qīng yù àn
青玉案
qīng shān liú shuǐ tiáo tiáo qù.
青山流水迢迢去。
zǒng shì dōng fēng wǎng huí lù.
总是东风往回路。
sòng dé chūn lái chūn yòu mù.
送得春来春又暮。
yīng rú hé sù.
莺如何诉。
yàn rú hé yǔ.
燕如何语。
zhǐ yǒu chūn zhī chù.
只有春知处。
shí guāng jiàn jiàn chūn rú xǔ.
时光渐渐春如许。
hé yòng lián chūn pà hóng yǔ.
何用怜春怕红雨。
dào chù kōng fēi wú shí jù.
到处空飞无实据。
huā kāi yě hǎo, huā fēi yě hǎo, cǐ yì xū shuāng wù.
花开也好,花飞也好,此意须双悟。
拼音:zǒng shì dōng fēng wǎng huí lù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