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能递尺书”出自宋代赵蕃的《以予与斯远倡酬诗一卷寄钱伯同运使郎中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uī néng dì chǐ sh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虽能递尺书”全诗:公作广信牧,我为辰阳掾。
长沙趣归程,临汝甫再见。
我今华岳祠,公乘江东传。
虽能递尺书,未易重会面。
钱晁固世亲,贵贱宁异眷。
复此候寒温,因之致诗卷。
《以予与斯远倡酬诗一卷寄钱伯同运使郎中二首》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钱伯同的情感交流和思念之情。
诗意:
诗人自号"予",与钱伯同是好友。诗中描绘了诗人作为广信牧,担任辰阳掾(一种官职)的情景,而钱伯同则是江东一带的运使郎中。诗人长时间在长沙工作,于归途中再次见到了钱伯同。诗人此刻身在华岳祠(华岳山脉的神庙),而钱伯同则乘船东行,两人的相聚只能通过书信传递。尽管能通过书信互相联系,但再次见面却并不容易。钱伯同的身份高贵,而诗人则处于卑微之位,但他们的友谊并不因此而改变。面对天气变化和相隔遥远的距离,诗人因此写下了这卷诗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诗人在表达友情的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和钱伯同在不同地方、不同身份下的境遇。他们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书信,而无法面对面相见,这增加了友情的珍贵和难得。诗人所用的词语简洁明了,没有过多华丽修饰,使得诗词更加质朴自然。通过描写诗人的工作和钱伯同乘船东行的情景,诗人展现了对友情的深深思念和对再次相聚的渴望。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深情厚谊和朴实无华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真挚和可贵。
总之,这首诗词《以予与斯远倡酬诗一卷寄钱伯同运使郎中二首》通过朴实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描绘了诗人与钱伯同之间的友情和思念之情。诗人以自己的身份和工作情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再次相聚的渴望。这首诗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表达方式,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yǐ yǔ yǔ sī yuǎn chàng chóu shī yī juàn jì qián bó tóng yùn shǐ láng zhōng èr shǒu
以予与斯远倡酬诗一卷寄钱伯同运使郎中二首
gōng zuò guǎng xìn mù, wǒ wèi chén yáng yuàn.
公作广信牧,我为辰阳掾。
cháng shā qù guī chéng, lín rǔ fǔ zài jiàn.
长沙趣归程,临汝甫再见。
wǒ jīn huá yuè cí, gōng chéng jiāng dōng chuán.
我今华岳祠,公乘江东传。
suī néng dì chǐ shū, wèi yì zhòng huì miàn.
虽能递尺书,未易重会面。
qián cháo gù shì qīn, guì jiàn níng yì juàn.
钱晁固世亲,贵贱宁异眷。
fù cǐ hòu hán wēn, yīn zhī zhì shī juàn.
复此候寒温,因之致诗卷。
拼音:suī néng dì chǐ shū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仄韵) 去声十七霰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