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支离惭受粟”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支离惭受粟”出自宋代李弥逊的《秋晚十咏·多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lí cán shòu s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支离惭受粟”全诗

《秋晚十咏·多病》

支离惭受粟

茗枕醒昼寝,粥盂供晚餐。
支离惭受粟,拓落笑为官。
幡影伽蓝古,铃声窣堵寒。
病多闲步屐,犹可据征鞍。


赏析


《秋晚十咏·多病》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茗枕醒昼寝,粥盂供晚餐。
支离惭受粟,拓落笑为官。
幡影伽蓝古,铃声窣堵寒。
病多闲步屐,犹可据征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多病的人在秋天傍晚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他醒来时茶香袭人的枕头,晚餐时供应的简单粥汤。诗人在疾病中感到自己的身体虚弱,但他并不失去幽默和乐观的态度,以笑对待自己的状况。他看到远处古老寺庙的旗影,听到铃声飘渺,感受到寒冷的袭击。尽管病痛缠身,他仍然能够慢慢地行走,倚靠着屐鞋,甚至可以依靠拐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多病的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李弥逊积极向上、幽默乐观的精神态度。尽管他的身体状况不佳,他仍然能够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茶香、晚餐的粥汤都成为他生活中的慰藉和享受。诗人通过描述古老寺庙的幡影和铃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与他内心的宁静相呼应。诗人以幽默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疾病,笑对生活的艰辛,展现了他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品质。尽管病痛纠缠,他仍然能够以屐鞋和拐杖为支撑,继续前行,体现了他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病痛中的人物形象,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它表达了对生活的宽容和乐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气。同时,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也增添了一种寂静和静谧的氛围,与主题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坚强和积极。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李弥逊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才华。

“支离惭受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iū wǎn shí yǒng duō bìng
秋晚十咏·多病

míng zhěn xǐng zhòu qǐn, zhōu yú gōng wǎn cān.
茗枕醒昼寝,粥盂供晚餐。
zhī lí cán shòu sù, tà luò xiào wèi guān.
支离惭受粟,拓落笑为官。
fān yǐng qié lán gǔ, líng shēng sū dǔ hán.
幡影伽蓝古,铃声窣堵寒。
bìng duō xián bù jī, yóu kě jù zhēng ān.
病多闲步屐,犹可据征鞍。

“支离惭受粟”平仄韵脚


拼音:zhī lí cán shòu sù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