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骈拇不碍履”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骈拇不碍履”出自宋代何梦桂的《方钓隐挟星学求诗且业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ián mǔ bù ài lǚ,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骈拇不碍履”全诗

《方钓隐挟星学求诗且业醫》

骈拇不碍履

骈拇不碍履,枝指不害持。
两者各自适,意其天所为。
決之足反蹇,齕之手反萎。
万物固有命,劝君休说醫。


赏析


《方钓隐挟星学求诗且业醫》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该诗以骈拇、枝指两者各自适应自然的现象为引子,表达了天地自然的无穷智慧与奥妙。诗中运用了拇指和手指的比喻,描述了生命的强弱、病痛的变化,以及万物有其命运的观念。

诗中的"骈拇不碍履,枝指不害持",意味着拇指与脚步相协调,手指与抓握物品相适应。这里的"骈拇"和"枝指"可以理解为人体的器官,通过它们的协调和适应,人们能够顺利行走和使用手势。作者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人体的机智和自然界的智慧。

接着,诗中提到"決之足反蹇,齕之手反萎",意味着脚步迈出时,却变得迟缓,手指伸展时,却变得无力。这里的"決之足"和"齕之手"可以理解为人体的不适应和缺陷,暗示了生命中的困境和病痛的发生。通过这一描写,诗人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类对疾病的无奈。

最后两句"万物固有命,劝君休说醫"表达了一个观念,即万物都有其命运,包括人类自身。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过于自信地谈论医学,因为疾病和生命都有其自然规律,超出人力的掌控范围。

这首诗通过描写人体器官的适应与不适应,以及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无常,表达了对自然界智慧的赞叹和对生命的深思。诗意深远,给人以启示,提醒人们要谦逊面对自然和生命的奥妙,不要过于自负和妄自尊大。

“骈拇不碍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āng diào yǐn xié xīng xué qiú shī qiě yè yī
方钓隐挟星学求诗且业醫

pián mǔ bù ài lǚ, zhī zhǐ bù hài chí.
骈拇不碍履,枝指不害持。
liǎng zhě gè zì shì, yì qí tiān suǒ wéi.
两者各自适,意其天所为。
jué zhī zú fǎn jiǎn, hé zhī shǒu fǎn wēi.
決之足反蹇,齕之手反萎。
wàn wù gù yǒu mìng, quàn jūn xiū shuō yī.
万物固有命,劝君休说醫。

“骈拇不碍履”平仄韵脚


拼音:pián mǔ bù ài lǚ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作者简介


何梦桂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作者介绍


何梦桂的介绍

  何梦桂 (1229—1303),字岩叟,别号潜斋,谥号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廷试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梦桂初为台州军判官,历官太常博士,咸淳十年(1274年)任监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富昌(后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学者称之为“潜斋先生”。梦桂精于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诸书,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现何家家谱百字歌为文建公所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