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衾枕天地间”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衾枕天地间”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才彦置酒筠溪明甫诗次期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 zhěn tiān dì jiān,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衾枕天地间”全诗

《才彦置酒筠溪明甫诗次期韵》

衾枕天地间

曳杖循清池,浩歌理忧端。
忧端不可解,遇酒即暂欢。
联绵九嶷高。
置我胸中蟠。
一浇岂易得,橡栗无朝餐。
赤鲤信久绝,白鸥盟亦寒。
何人过子云,慰此风月闲。
杯行不停手,共惜良夜阑。
陶然竹根卧,衾枕天地间


赏析


《才彦置酒筠溪明甫诗次期韵》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曳杖循清池,浩歌理忧端。
在清池边慢慢地拖着杖子,畅快地唱着歌来排遣忧愁。
忧愁纷繁无法解脱,只有在遇到酒时才暂时欢愉。

联绵九嶷高,置我胸中蟠。
连绵不断的九嶷山高耸入云,使我内心充满激情。

一浇岂易得,橡栗无朝餐。
一杯酒又岂是轻易可以得到的,像橡子和栗子一样不能成为早餐。

赤鲤信久绝,白鸥盟亦寒。
红色的鲤鱼久已绝迹,白鸥的友谊也变得冷淡。

何人过子云,慰此风月闲。
有谁能像子云那样经过此地,来安慰我这个闲散的游人。

杯行不停手,共惜良夜阑。
杯中的酒一直不停地倒,我们共同珍惜这美好的夜晚。

陶然竹根卧,衾枕天地间。
我心情舒畅地躺在竹根上,被天地间的宁静所包围。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清幽的溪边置酒畅怀的情景。诗人带着忧虑和烦恼来到这里,通过饮酒和歌唱,暂时放松了心情。他借助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激情和对友谊的思念。诗中的清池、九嶷山、赤鲤、白鸥等形象,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织,展现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慨。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为主线,通过对酒、山水和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思索和追求。

“衾枕天地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ái yàn zhì jiǔ yún xī míng fǔ shī cì qī yùn
才彦置酒筠溪明甫诗次期韵

yè zhàng xún qīng chí, hào gē lǐ yōu duān.
曳杖循清池,浩歌理忧端。
yōu duān bù kě jiě, yù jiǔ jí zàn huān.
忧端不可解,遇酒即暂欢。
lián mián jiǔ yí gāo.
联绵九嶷高。
zhì wǒ xiōng zhōng pán.
置我胸中蟠。
yī jiāo qǐ yì dé, xiàng lì wú cháo cān.
一浇岂易得,橡栗无朝餐。
chì lǐ xìn jiǔ jué, bái ōu méng yì hán.
赤鲤信久绝,白鸥盟亦寒。
hé rén guò zi yún, wèi cǐ fēng yuè xián.
何人过子云,慰此风月闲。
bēi xíng bù tíng shǒu, gòng xī liáng yè lán.
杯行不停手,共惜良夜阑。
táo rán zhú gēn wò, qīn zhěn tiān dì jiān.
陶然竹根卧,衾枕天地间。

“衾枕天地间”平仄韵脚


拼音:qīn zhěn tiān dì jiān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仄韵) 去声十六谏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