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老翁揩眼勋业”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老翁揩眼勋业”出自宋代阳枋的《念奴娇(丁卯中元作示儿)》,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wēng kāi yǎn xūn yè,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老翁揩眼勋业”全诗

《念奴娇(丁卯中元作示儿)》

老翁揩眼勋业

白尽蒹葭,蓑从蒲柳,我只松筠节。
君民尧舜,老翁揩眼勋业


赏析


译文:

夜晚,蒹葭变成了白色,蓑衣由蒲和柳叶制成,而我只能用松竹制作的简单腰带。君主和民众都应该像尧舜那样,以正直和勤奋来事奉国家。老人揩拭着眼泪,讲述自己饱经风霜的奋斗历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之情。诗中以蒹葭白尽和蓑衣由蒲和柳叶制成来暗喻时代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此同时,作者通过自己只能用松竹简单腰带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渺小与不足,以此彰显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尊崇之情。

诗中的“君民尧舜”意味着君主和民众都应以尧舜的精神为榜样,以正直和勤奋为国家付出。老人揩拭着眼泪,勋业揭示了作者对那些经历过战争和劳动的老人的敬重和崇拜。这位老人凭借艰苦的努力,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种勇敢和奋斗的精神是值得赞美和传承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和热爱,并以尧舜和老人的形象来体现对正直、努力和奋斗精神的赞美。通过描绘夜晚景色和使用象征性的意象,使诗歌更具情感和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情感。

“老翁揩眼勋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niàn nú jiāo dīng mǎo zhōng yuán zuò shì ér
念奴娇(丁卯中元作示儿)

bái jǐn jiān jiā, suō cóng pú liǔ, wǒ zhǐ sōng yún jié.
白尽蒹葭,蓑从蒲柳,我只松筠节。
jūn mín yáo shùn, lǎo wēng kāi yǎn xūn yè.
君民尧舜,老翁揩眼勋业。

“老翁揩眼勋业”平仄韵脚


拼音:lǎo wēng kāi yǎn xūn yè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七洽

作者简介


阳枋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作者介绍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