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早已超三院”出自唐代邓洵美的《答同年李昉见赠次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í míng zǎo yǐ chāo sān yuà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驰名早已超三院”全诗: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
品秩虽然殊此日,岁寒终不改当年。
驰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砖。
今日相逢翻自愧,闲吟对酒倍潸然。
诗词《答同年李昉见赠次韵》是唐代诗人邓洵美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次在宴会上辞别朋友,再次向清朝贵官拜贺晋升。虽然职阶已经不同,但岁月的荣辱始终不变。你的名声早已超越三院,侍从官仍然愉悦地以八砖步行。今天的相逢让我倍感愧疚,闲来吟诗对着酒杯倍感伤感。
诗意:
这首诗是邓洵美回答李昉的诗,是一首朋友之间的诗赠。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多次参加宴会拜别朋友,再次向昉祝贺晋升,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和感慨。诗人虽然官位已经不同,但时间的变迁并没有改变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慨。诗人将朋友李昉的名声和地位与自己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并表达了自己的自愧和伤感。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自愧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多次在宴会上道别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再次向朋友贺升高位,并在诗中说道“品秩虽然殊此日,岁寒终不改当年”,表达了时间的变迁虽然会改变人们的官位和地位,但真正的友谊和感情是坚不可摧的。诗人对朋友的名声和地位进行了比较,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羡慕和自愧之情。最后,诗人以“闲吟对酒倍潸然”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在闲暇时对朋友的思念和伤感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揭示出了友谊和时光对人情的影响,展现出诗人的情感细腻和深厚的人情味。
dá tóng nián lǐ fǎng jiàn zèng cì yùn
答同年李昉见赠次韵
cí chǎng jǐ dù ràng zhǎng biān, yòu xiàng qīng cháo hè jiǔ qiān.
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
pǐn zhì suī rán shū cǐ rì,
品秩虽然殊此日,
suì hán zhōng bù gǎi dāng nián.
岁寒终不改当年。
chí míng zǎo yǐ chāo sān yuàn, shì zhí réng xīn bù bā zhuān.
驰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砖。
jīn rì xiāng féng fān zì kuì, xián yín duì jiǔ bèi shān rán.
今日相逢翻自愧,闲吟对酒倍潸然。
拼音:chí míng zǎo yǐ chāo sān yuà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七霰
邓洵美(?─? ), 字号不详。连州(今属广东省)人。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癸卯科或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戊申科王溥榜进士第三人。同榜有李昉、孟宾于等。 及第后邓洵美任湖南节度使周行逢幕府巡官。他只是看重邓洵美的名气,一直都没有重用过他。李昉曾私下南来与洵美相会,同年好友数年不见,感慨万千。两人相谈竟日,以诗唱和。周行逢对邓洵美与李昉的相会疑心重重。就派人假冒山贼,窜入邓洵美的住处,将其杀害。
高中探花无官职
邓洵美其貌不扬,背伛偻,人称邓驮。晋见后汉帝刘知远,因貌丑没有得到礼遇
出生于星子镇的邓洵美天资聪慧,群览百书博学多才。后汉乾祐二年(950年),邓洵美取进士第三名,即为探花。原本以为能以胸中韬略为朝廷效劳,当他信心满怀地晋见后汉帝刘知远,却因为其貌不扬、背伛偻而遭到刘知远的冷遇,未授以职。 抱负难展的邓洵美只好离开后汉都城开封,南归家乡。行至长沙时,被湖南节度使周行逢所知,周行逢听闻过邓洵美的才能和名气,便想聘其为官。可是当邓洵美来到他的官府,周行逢见到邓洵美个矮背驼就心生不满,仅授幕府巡官(相当于现在军队的参谋),此后也一直没有重用过他。
其实邓洵美虽然其貌不扬,却是才高八斗之人。当时湖南有个大学问家叫朱昂,由于读书多,世人都称他为“朱万卷”。就是这个朱万卷在与邓洵美相识之后,自愧不如,对邓洵美的诗文才气大加推崇。
不久,邓洵美的同年好友李昉来湖南看望邓洵美。李昉是与邓洵美是同榜进士,宋代著名学者,主编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三部巨著。
两个昔日的同窗好友见面,感慨良多。李昉见邓洵美落落寡欢、意志消沉,不禁为这位同榜高才感到惋惜。两人秉灯夜谈,依依难舍,临别之时李昉写诗一首赠与邓洵美。诗曰:“忆昔词场共着鞭,当时莺谷喜同迁。关山契阔三千里,音讯稀疏二十年。君遇知己依玉帐,我无才藻步花砖。时情人事堪惆怅,天外相逢一泫然。”诗中既有与好友结交的美好追忆,也有对时事的感慨,更表示了对好友大志难展的惋惜。
李昉南来湘南之时已受到宋太祖的重用,被命为屯田郎中和翰林学士,到后来还做了宰相。邓洵美读了李昉的诗感慨不已,即步李韵和了一首诗,诗曰:“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品秩虽然殊此日,岁寒终不改当年。驰名早巳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砖。今日相逢翻自愧,闲吟对酒倍潸然。”诗中既有对朋友高迁的祝贺,也充满了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千里迢迢南来见邓洵美,除了叙旧情,李昉还有意把邓洵美引见给宋太祖。当李昉临别要邓洵美同车一齐投奔宋朝,却被邓洵美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了。他宁愿“翻自愧”而守着“岁寒终不改当年”的志向,虽不被重用也甘愿追随不悔。这种事一不贰的节气是封建中国知识分子的可贵,也是他们的可悲。
诗文唱和引杀机
《宋史》载,周行逢“使入诈为山贼,突入官署将洵美杀之,”当时湖湘一带的读书人闻此噩耗,无不为之痛惜。
邓洵美的固执,让李昉徒叹奈何。回到宋朝后,他就把邓洵美的境遇与另一位邓洵美的同榜进士、官至太子少保的王傅说了。
王傅也深为邓洵美才高而不遇明主深感惋惜,便也写了一首诗寄给他。诗曰:衡阳归雁别重湖,衔到同人一纸书。忽见姓名双泪落,不知消息十年余。采衣我已登黄阁,白社君犹葺旧居。南望荆门千里外,暮云重叠满晴虚。
邓洵美与宋朝大臣诗文住来唱和,引起了周行逢的猜疑。周行逢本来是个农民,曾因犯事而被黥面———即在脸上刺过字的犯人。但适逢乱世,周行逢在战场上敢于拼命,不久便掌握了兵权,当上了节度使。 周行逢其人疑心最重,常常派出耳目四处打听对自己不利的人,一经发现便立即抓捕杀掉。有一次探子到邵州打探,因无事可报,只好向周行逢报告说,剌史刘光委经常约人饮宴。周行逢听后,竟说刘光委聚众饮酒,一定是想谋反。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把刘光委召来杀了。
如此猜忌无度、滥杀无辜的人,当然不会放过李昉与邓洵美的会晤。而邓洵美“性情迂僻,不为人所喜”,更加不会拍马屁讨上级欢喜,因此周行逢总在心里怀疑邓洵美向李昉泄漏自己滥杀无辜等恶劣行径。
不久,周行逢先是把邓洵美贬为易俗场官,随后派人假扮山贼,窜入邓洵美住的馆驿中将其杀害。可惜一代鸿儒就这样毁于残暴之手,当时湖湘一带的读书人闻此噩耗,无不为之痛惜。
宋朝一统岭南后,李昉被宋太祖封为了衡州太守。李昉在衡山常常想起同榜好友邓洵美,他找到邓洵美的墓地后,写了一首诗凭吊:“侯门寂寞非知己,泽国栖遑似旅人。今日向君坟畔过,不幸怀抱暗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