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事皆闻被债收”出自唐代方干的《赠东溪贫道》,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ù shì jiē wén bèi zhài shō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触事皆闻被债收”全诗:非唯剑鹤独难留,触事皆闻被债收。
赖是豪家念寒馁,却还渔岛与渔舟。
赠东溪贫道
非唯剑鹤独难留,
触事皆闻被债收。
赖是豪家念寒馁,
却还渔岛与渔舟。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送给东溪的贫道
并非只有剑鹤难以停留,
遇到困难事情都会遭受债务催收。
多亏有些富者关心贫寒,
才能还有渔岛和渔舟。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贫穷的道士,他的境遇十分艰难。诗中的剑鹤象征着高飞的志向和追求,但却因各种困难无法实现。触事皆闻被债收,说明道士所面临的困境无处不在,一触即发。然而,诗中也出现了一线希望,那就是一些富家人对他的关爱,使他得以继续在渔岛上用渔舟谋生。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贫苦者的同情和对社会公平的思考,并提倡社会关爱和帮助弱势群体。同时,诗中所描绘的贫道依然保持着他内心的独立和坚强,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仍然保持了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zèng dōng xī pín dào
赠东溪贫道
fēi wéi jiàn hè dú nán liú, chù shì jiē wén bèi zhài shōu.
非唯剑鹤独难留,触事皆闻被债收。
lài shì háo jiā niàn hán něi, què hái yú dǎo yǔ yú zhōu.
赖是豪家念寒馁,却还渔岛与渔舟。
拼音:chù shì jiē wén bèi zhài shōu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仄韵) 入声十药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