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露凝红裛莲湿”出自唐代齐己的《湘妃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īng lù níng hóng yì lián sh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汀露凝红裛莲湿”全诗:湘烟濛濛湘水急,汀露凝红裛莲湿。
苍梧云叠九嶷深,二女魂飞江上立。
相携泣,凤盖龙舆追不及。
庙荒松朽啼飞猩,笋鞭迸出阶基倾。
黄昏一岸阴风起,新月如眉生阔水。
《湘妃庙》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湘烟弥漫,湘水在湍急流淌。
汀边露珠凝聚,红莲叶上湿。
苍梧山云层叠起,九嶷山深不可测。
二位女子灵魂飘飞,站在江上相携泣。
她们一同离去,凤盖龙舆追不及。
庙宇荒敞,松树朽烂,猩猩哭泣,笋鞭突出,阶基破裂倾斜。
黄昏时分,岸边起了阴风,
新月出现,如一双眉生长在宽阔的水面上。
诗意:
《湘妃庙》描述了湘妃庙的景象和传说。湘烟淡淡弥漫在湘水之上,汀边莲叶上的露珠映衬出红艳的颜色。苍梧山云层重叠,九嶷山的深处难以探测。两位女子的灵魂飘荡在江上,相互依偎,彼此抱憾离去,凤盖龙舆都无法追上她们。庙宇荒凉,松树朽烂,猩猩哭泣,笋鞭突出,阶基破裂倾斜。黄昏时分,岸边起了阴风,新月如一双眉毛般出现在宽阔的水面上。
赏析:
《湘妃庙》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唐代瑶族崇拜的湘妃庙景象。作者以婉约的笔触描绘出湘水的湍急和湘烟的濛濛,将自然景物与神话传说融合在一起。诗中描述了庙宇荒凉的景象,凸显了岁月变迁的无情和人事如梦的感慨。同时,通过描写松树朽烂、阶基倾斜等景象,表现出庙宇所处的孤寂和荒凉,更加凸显了湘妃庙的神秘和庄重。
整首诗以湘妃庙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庙宇状况,将湘妃庙的悲凉之情反映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幽远、神秘的感觉。读者在阅读诗词时也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对神话传说的追溯和感怀,体验到了岁月更替和人事如梦的哀愁之情。整首诗用唯美的形象和细腻的叙述,勾勒出了湘妃庙的忧愁和沧桑,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美感和意境。
xiāng fēi miào
湘妃庙
xiāng yān méng méng xiāng shuǐ jí, tīng lù níng hóng yì lián shī.
湘烟濛濛湘水急,汀露凝红裛莲湿。
cāng wú yún dié jiǔ yí shēn,
苍梧云叠九嶷深,
èr nǚ hún fēi jiāng shàng lì.
二女魂飞江上立。
xiāng xié qì, fèng gài lóng yú zhuī bù jí.
相携泣,凤盖龙舆追不及。
miào huāng sōng xiǔ tí fēi xīng, sǔn biān bèng chū jiē jī qīng.
庙荒松朽啼飞猩,笋鞭迸出阶基倾。
huáng hūn yī àn yīn fēng qǐ,
黄昏一岸阴风起,
xīn yuè rú méi shēng kuò shuǐ.
新月如眉生阔水。
拼音:tīng lù níng hóng yì lián shī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四缉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