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尽九回肠”出自宋代程垓的《临江仙(合江放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é jǐn jiǔ huí chá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折尽九回肠”全诗:送我南来舟一叶,谁教催动鸣榔。
高城不见水茫茫。
云湾才几曲,折尽九回肠。
买酒浇愁愁不尽,江烟也共凄凉。
和天瘦了也何妨。
只愁今夜雨,更做泪千行。
《临江仙(合江放舟)》是宋代诗人程垓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送我南来舟一叶,谁教催动鸣榔。
高城不见水茫茫。云湾才几曲,折尽九回肠。
买酒浇愁愁不尽,江烟也共凄凉。
和天瘦了也何妨。只愁今夜雨,更做泪千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送别南行的船只时的情景和心情。诗人看着一叶小舟驶向南方,不禁感叹命运的安排,如同榔头敲击着他的心弦。他站在高城上,却看不到尽头的江水,茫茫一片。云湾曲曲折折,仿佛折断了诗人的九条肠子,令他万分忧伤。他购买酒来浇愁,但愁绪却无法尽散,江边的烟雾与他的心情一样凄凉。诗人说,就算是和天一起变得瘦弱,也无所谓。他只是担忧今夜的雨水,因为雨水会变成他千行泪水的借口。
赏析:
《临江仙(合江放舟)》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浓郁的忧伤情绪。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舟行、高城、云湾等景物的描绘,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的心情如同折断的肠子一般,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他用酒来浇愁,但愁绪仍然无法尽散,这种无奈和无力感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心境。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虽然他已经变得憔悴消瘦,但他仍然担心今夜的雨水会激发出他千行泪水。整首诗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命运的无奈,展示了程垓细腻的诗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lín jiāng xiān hé jiāng fàng zhōu
临江仙(合江放舟)
sòng wǒ nán lái zhōu yī yè, shuí jiào cuī dòng míng láng.
送我南来舟一叶,谁教催动鸣榔。
gāo chéng bú jiàn shuǐ máng máng.
高城不见水茫茫。
yún wān cái jǐ qū, zhé jǐn jiǔ huí cháng.
云湾才几曲,折尽九回肠。
mǎi jiǔ jiāo chóu chóu bù jìn, jiāng yān yě gòng qī liáng.
买酒浇愁愁不尽,江烟也共凄凉。
hé tiān shòu le yě hé fáng.
和天瘦了也何妨。
zhǐ chóu jīn yè yǔ, gèng zuò lèi qiān xíng.
只愁今夜雨,更做泪千行。
拼音:zhé jǐn jiǔ huí chá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
孝宗淳熙间曾游临安。光宗时尚未仕宦。有《书舟词》。存词150余首。杨慎《词品》称程垓为"东坡之中表也"。但程垓成年时,东坡卒已久,其误甚明。毛晋《书舟词跋》及《四库全书总目》亦沿杨慎之误。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考辨甚详。
程垓词今存157首。其词作反映生活面较窄,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如〔满庭芳〕"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不过他的长调很工丽潇洒,如〔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在临安所写的〔凤栖梧〕"蜀客望乡归不去","忧国丹心曾独许",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情与乡思,语浅情深。其词风深受柳永词的影响,所以冯煦《蒿庵论词》称其词"凄婉绵丽,与草窗(周密)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程垓的词在风格情调上,都与柳永词有近似的地方,所以有人将他的词看作是柳词的余绪(薛砺若《宋词通论》)。但柳词虽有“森秀幽畅”的长处,也有“俚艳近俗”的短处。程垓词却能扬其长而避其短,潇洒脱俗,挚婉蕴藉,深为后人所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