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吟莫学汤从事”出自唐代齐己的《答禅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án yín mò xué tāng cóng shì,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闲吟莫学汤从事”全诗: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间更问谁。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答禅者》
五老峰前相遇时,
两无言语只扬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
天上人间更问谁。
山衲静披云片片,
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
抛却袈裟负本师。
中文译文:
在五老峰前相遇时,
两个人默默相遇只扬起眉毛。
南宗和北祖都是这样,
连天上和人间也问谁是真正的禅者。
袈裟静静地披在云彩之中,
铁刀凉凉地削去鬓角的丝丝。
闲暇时吟唱,不要仿效汤尸的业果,
摒弃僧袍,放下对本师的凝重之情。
诗意和赏析:
此诗表达了禅的本质,以及齐己对修禅者的一种思考和观察。
五老峰是中国道教的名山,这里代表了修行的地方。诗中所指的“禅者”即是专修禅道的人。诗人以五老峰作为背景,描述了两个禅修者相遇时的情景,他们只是微微扬起眉毛,不语言交流,却因为彼此心中都明白对方在修行,所以无需言语即能懂得彼此的心意。
接下来的两句“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间更问谁”。南宗和北祖分别指的是禅宗南宗宝箧禅师和道家南宗老子,他们都代表了各自的修行路径。诗意为无论是在南宗禅宗,还是北祖老子的道教中,都有追求禅修的人。而即便是在天上人间,也有人在寻找真正的禅者。
接下来的两句用来形容禅者的形象。“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山衲指的是禅者的僧袍,他们静静地披在飘浮的云片之间。铁刀则是用来修剪丝丝白发的,形象地描绘了禅者保持俭朴和寂静的形象。
最后两句“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诗人告诫读者,不要随意地吟唱诗词,以追求修禅者的境界,因为“汤从事”指的是唐代著名文人汤澄,他追求文学成就而丧失修行的初心。抛却僧袍意味着不要被外界形式束缚,要摆脱一切的负担和凝重之情。
整首诗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了复杂的禅宗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清晰观察和独特见解。
此诗无论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在内涵深度上,都表现出典型的唐代诗人的风格特点,具有深远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dá chán zhě
答禅者
wǔ lǎo fēng qián xiāng yù shí, liǎng wú yán yǔ zhǐ yáng méi.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
nán zōng běi zǔ jiē rú cǐ,
南宗北祖皆如此,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gèng wèn shuí.
天上人间更问谁。
shān nà jìng pī yún piàn piàn, tiě dāo liáng xuē bìn sī sī.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xián yín mò xué tāng cóng shì, pāo què jiā shā fù běn shī.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拼音:xián yín mò xué tāng cóng shì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