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惭愧灯花为结红”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惭愧灯花为结红”出自宋代李弥逊的《席上信笔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án kuì dēng huā wèi jié hó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惭愧灯花为结红”全诗

《席上信笔六首》

惭愧灯花为结红

花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为结红
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赏析


《席上信笔六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来万事耳边风,
在这美丽的花开之际,千万事务在我的耳边飘过,
The flowers bring a multitude of affairs like a fleeting breeze in my ears,

惭愧灯花为结红。
我为那盛开的花朵感到羞愧,因为它们比灯花更加绚烂。
Ashamed, the blossoms shame the crimson of the lamp,

欲把一尊聊自解,
我渴望倾诉一番,只为了解脱内心的困扰,
I desire to pour out my heart to find solace,

空花入眼暗濛濛。
然而,盛开的花朵只是虚幻,进入了我的眼帘却模糊不清。
Yet, the blooming flowers appear empty and hazy in my eyes.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饮酒宴会时的感受。他坐在花前,心情慵懒而忧郁,眼前的花朵美丽而多彩,却使他感到羞愧和困扰。他希望通过倾诉来解脱内心的困扰,但发现这些美丽的花朵只是虚幻的存在,无法真正给予他心灵的慰藉。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花朵的感受。通过对比花朵的美丽和自身的困扰,诗人表达了一种悲凉和无奈的心境。花朵的盛开给他带来了短暂的愉悦,却又让他感到自己的苍白无力。诗人想要通过倾诉来解脱内心的困扰,但最终发现这些花朵只是一时的美景,无法真正解决他内心的困惑。整首诗以虚幻的花朵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感。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巧妙地表达出来。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诗人自身的困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冲突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读者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惭愧灯花为结红”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í shàng xìn bǐ liù shǒu
席上信笔六首

huā lái wàn shì ěr biān fēng, cán kuì dēng huā wèi jié hóng.
花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为结红。
yù bǎ yī zūn liáo zì jiě, kōng huā rù yǎn àn méng méng.
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惭愧灯花为结红”平仄韵脚


拼音:cán kuì dēng huā wèi jié hóng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