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不问只攒眉”出自宋代陈著的《到徐晚村点木{箔白换卑}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ī tóu bù wèn zhǐ cuán mé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低头不问只攒眉”全诗:山民垦种不供炊,专把山林抵岁支。
父子风涛关性命,官司分寸取便宜。
泽梁无禁是三代,竹木有征何待时。
便尽放宽能几许,低头不问只攒眉。
诗词:《到徐晚村点木{箔白换卑}三首》
中文译文:
来到徐晚村点木三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民的生活,他们不种植粮食以供自己炊烹,而是将山林作为谋生的支撑。他们的生计取决于父辈和子孙的努力,与官司的判决以及政策的变动密切相关。诗人表达了对于政权和时代变迁的疑虑与担忧,以及对于山民生活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揭示了山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与时代变迁的矛盾。诗中的山民依靠山林为生,而不种植粮食。他们的生计完全依赖于山林资源,而政策的变动和官司的判决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诗人用"父子风涛关性命"一句来形容山民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他们的生计与后代的命运紧密相连。诗人还提到了"官司分寸取便宜",暗示了政府官员对于山民的不公平对待。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他对于时代变迁的疑虑和对于政权的质疑。他提到了"泽梁无禁是三代",指的是历史上没有对山民的禁令,他们一直以来都在山林中谋生。而"竹木有征何待时"则表达了对政权对待山林资源的消极态度和不作为。诗人感叹,政府何时才能重视并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传递了山民生活的艰辛和对于政权的不满。诗人通过描绘山民的生计方式和与政府的关系,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深思和对于公正和平等的呼唤。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dào xú wǎn cūn diǎn mù bó bái huàn bēi sān shǒu
到徐晚村点木{箔白换卑}三首
shān mín kěn zhòng bù gōng chuī, zhuān bǎ shān lín dǐ suì zhī.
山民垦种不供炊,专把山林抵岁支。
fù zǐ fēng tāo guān xìng mìng, guān sī fēn cùn qǔ pián yí.
父子风涛关性命,官司分寸取便宜。
zé liáng wú jìn shì sān dài, zhú mù yǒu zhēng hé dài shí.
泽梁无禁是三代,竹木有征何待时。
biàn jǐn fàng kuān néng jǐ xǔ, dī tóu bù wèn zhǐ cuán méi.
便尽放宽能几许,低头不问只攒眉。
拼音:dī tóu bù wèn zhǐ cuán méi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