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言太后朝”出自唐代高适的《三君咏·狄梁公(仁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āng yán tài hòu chá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昌言太后朝”全诗: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诗词《三君咏·狄梁公(仁杰)》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咏史体,主题是颂扬唐朝宰相狄仁杰。诗中描绘了狄仁杰忠诚刚正、功绩卓著的形象。诗意表达了对狄仁杰的钦佩和景仰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狄梁公(仁杰)
正直无私的千古名宰狄仁杰,
忠于国家,功勋卓著,闻名遐迩。
他谨言慎行,在太后朝堂言明政策,
背后为君主运筹帷幄,细心筹谋。
待贤之举让位于他开设相府,
共同商议政务,合理处理政务。
即使今日,他的儿孙也仍留于朝堂,
为国效力,尽忠职守,不辞辛劳。
诗词通过描述狄仁杰的贞固和勋烈来赞颂他的英勇和坚守正义的品质。他以忠诚和才干成为太后的重要参谋,为国家尽职尽责,智勇双全。狄仁杰被封为狄相(相府),并与其他政治家一起共同处理国家事务,展示了他的权威和智慧。尽管时光已逝,但他的后代仍然在政治界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贡献力量。
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狄仁杰崇高的品质和卓越的功绩。通过称赞他的忠诚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诗人展现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激励,同时也表达了对仁德和权谋并重的治国策略的赞美。整首诗以厚重庄严的氛围,突出狄仁杰的身份和威望,并表达了对他的景仰和敬意。
sān jūn yǒng dí liáng gōng rén jié
三君咏·狄梁公(仁杰)
liáng gōng nǎi zhēn gù, xūn liè chuí zhú bó.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
chāng yán tài hòu cháo, qián yùn chǔ jūn cè.
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dài xián kāi xiāng fǔ, gòng lǐ dēng fāng bó.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zhì jīn qīng yún rén, yóu shì mén xià kè.
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拼音:chāng yán tài hòu cháo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