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之其可乎”出自宋代王炎的《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ǐ zhī qí kě h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笔之其可乎”全诗: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
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
遂画白依仙,蕲与梵释俱。
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
杂以马龙像,宿习终未除。
四王名字异,且复形状殊。
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
荡荡天门高,谁能凌空虚。
何以信不疑,取诸贝叶书。
子不语怪神,从释恐畔儒。
语之且不可,笔之其可乎。
因画议及此,于公意何如。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是宋代王炎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画作为主题,表达了对画作艺术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徐商叟所藏的李伯时绘制的《四天王图》。诗人称赞画家徐商叟的巧手,他幻化出了栩栩如生的汗血驹,而自己则在观赏画作时产生了戒心,希望能够回向心地初,即保持清净的心境。
画作中还描绘了白依仙、蕲与梵释等仙境人物,以及北方四天王和瞿昙的形象。画家将这些形象与马龙的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四位天王的名字和形状各不相同,这使得人们对画作的真实性产生了疑虑,有人相信其存在,有人怀疑其虚幻。
诗中提到了天门高耸、凌空虚无的景象,并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够凌驾于虚空之上呢?诗人回答说,我们可以从贝叶书中获得一些信仰的线索,但是对于奇异神灵的讨论,释道两家有不同的观点。对于是否可以言说这些问题,诗人提出了疑问,但对于通过绘画来探讨这些问题,他则表示赞同。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画作中的形象和探讨信仰与艺术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赞美和思考。通过描绘画作中的奇幻形象和对于真实与虚幻的思考,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于艺术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超越现实世界的探索的思考。
tí xú shāng sǒu suǒ cáng lǐ bó shí sì tiān wáng tú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
lóng mián yǒu qiǎo shǒu, huàn chū hàn xuè jū.
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
lǎo nà huò jiè zhī, huí xiàng xīn dì chū.
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
suì huà bái yī xiān, qí yǔ fàn shì jù.
遂画白依仙,蕲与梵释俱。
běi fāng sì tiān wáng, yì fù qú tán jū.
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
zá yǐ mǎ lóng xiàng, sù xí zhōng wèi chú.
杂以马龙像,宿习终未除。
sì wáng míng zì yì, qiě fù xíng zhuàng shū.
四王名字异,且复形状殊。
xìn zhě wèi qí yǒu, yí zhě yì qí wú.
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
dàng dàng tiān mén gāo, shuí néng líng kōng xū.
荡荡天门高,谁能凌空虚。
hé yǐ xìn bù yí, qǔ zhū bèi yè shū.
何以信不疑,取诸贝叶书。
zǐ bù yǔ guài shén, cóng shì kǒng pàn rú.
子不语怪神,从释恐畔儒。
yǔ zhī qiě bù kě, bǐ zhī qí kě hū.
语之且不可,笔之其可乎。
yīn huà yì jí cǐ, yú gōng yì hé rú.
因画议及此,于公意何如。
拼音:bǐ zhī qí kě hū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仄韵) 入声五物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