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匪若人宁躐等”出自宋代赵蕃的《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ái fěi ruò rén níng liè dě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才匪若人宁躐等”全诗:世人竞写襄阳字,政似云师太白诗。
才匪若人宁躐等,自颠自醉只成痴。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观赏徐复州的书画作品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文人墨客的现状和自身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世人竞写襄阳字,
政似云师太白诗。
才匪若人宁躐等,
自颠自醉只成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世人纷纷效仿徐复州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当前文人墨客的现状的触动和思考。
首句“世人竞写襄阳字”,揭示了当时文人们对于襄阳字的热衷和追逐。襄阳字是指徐复州的书法作品,由于他的才华出众,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模仿他的字体,追求他的艺术风格。
接下来的一句“政似云师太白诗”,通过比喻将文人们的追逐与云峰的仙子李白的诗歌相联系。这里的“政”指的是政治,意味着文人们争相模仿徐复州的书画作品,就像当年云峰的仙子们争相模仿李白的诗歌一样。这种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文人们追求艺术的热情和个性的赞扬。
接下来的两句“才匪若人宁躐等,自颠自醉只成痴”,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文人们的才华和个性的思考。这里的“才匪若人”指的是文人们的才华与普通人不同,他们追求独特和卓越的艺术表达。然而,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可能不顾一切地沉溺其中,最终只会变得愚昧和自傲。这种批判意味着作者对于文人们的警示,希望他们能够保持清醒和谦逊。
整首诗以对徐复州的书画作品的观赏为线索,通过比喻和思考,传达了作者对于文人们的追逐和个性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文人们应当保持谦逊和清醒的警示。
guān xú fù zhōu jiā shū huà qī shǒu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shì rén jìng xiě xiāng yáng zì, zhèng shì yún shī tài bái shī.
世人竞写襄阳字,政似云师太白诗。
cái fěi ruò rén níng liè děng, zì diān zì zuì zhǐ chéng chī.
才匪若人宁躐等,自颠自醉只成痴。
拼音:cái fěi ruò rén níng liè děng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四迥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