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晴类投空”出自宋代赵蕃的《题郑氏北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é qíng lèi tóu kō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得晴类投空”全诗:篮舆度浮梁,朝岚尚蒙蒙。
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
游岩既原适,访隐亦好从。
道傍得野舍,一迳幽且能。
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
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
问年七十余,曳履不扶筇。
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
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
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
木老德亦熟,闻之苏长公
《题郑氏北墅》是宋代赵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郑氏北墅为主题,通过描述墅内景物和与墅主郑七松的对话,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篮舆行经浮梁,晨曦中的雾气依然蒙蒙,暗示着时节的潮湿和不稳定。经历了九天连续的阴雨,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天空。诗人将这种转变比喻为一种希望,仿佛投向空无一物的虚空中。
诗人在游岩时感受到了原初的自然之美,追寻隐逸的生活方式。他在道旁找到了一间田舍,幽静而宜居。诗人询问主人是谁,得知是郑七松。这里的郑七松被描绘成一个隐居的智者,如同飘荡在山间的清风。诗人向他请教,得知他已经七十多岁,行走仍然矫健,不倚赖拐杖。而诗人自己年纪尚轻,却已经感到衰老的迹象,暗示了诗人对于养生和长寿的向往。
诗中提到了种植艺术的传承与学习,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诗人认为,凡事皆有老去的时候,但是老去的同时也应该修养品德。他称赞郑七松的德行如同橐驼,指的是橐驼能够承受重负而不倒,并将这种德行与老去后的智慧相联系。这样的人不仅年纪老迈,而且内心智慧却更加成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比诗人与郑七松的年纪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长寿智慧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深沉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人生相融合,展示了对于隐逸生活和智慧长寿的向往。
tí zhèng shì běi shù
题郑氏北墅
lán yú dù fú liáng, cháo lán shàng méng méng.
篮舆度浮梁,朝岚尚蒙蒙。
shí yǒu jiǔ rì yǔ, dé qíng lèi tóu kōng.
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
yóu yán jì yuán shì, fǎng yǐn yì hǎo cóng.
游岩既原适,访隐亦好从。
dào bàng dé yě shě, yī jìng yōu qiě néng.
道傍得野舍,一迳幽且能。
zhǔ rén shuí yǔ zhě, qí zǔ zhèng qī sōng.
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
liú fēng bèi yún réng, zhēn yǒu yǐn zhě fēng.
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
wèn nián qī shí yú, yè lǚ bù fú qióng.
问年七十余,曳履不扶筇。
wǒ nián jǐn qí bàn, ér yǐ shuāi lóng zhōng.
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
qǐ qí yǎng shēng xiào, dài zì qǐ sǐ gōng.
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
ruò rén zhǒng yì fǎ, tuó tuó ān qǔ tóng.
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
mù lǎo dé yì shú, wén zhī sū zhǎng gōng
木老德亦熟,闻之苏长公
拼音:dé qíng lèi tóu kō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仄韵) 去声一送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