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至乃孙时”出自宋代赵蕃的《咏智门寺前古树》,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ǎn zhì nǎi sūn shí,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远至乃孙时”全诗:爱此山中木,真能阅盛衰。
近从吾祖日,远至乃孙时。
往往多摧折,堂堂独保持。
何殊孔明柏,但乏少陵诗。
《咏智门寺前古树》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爱这座山中的古树,它真能见证兴衰。
近看它从我祖辈到今天,远看它可达曾孙辈时。
常常受到伤折,却仍然矗立挺拔。
虽然不及孔明的柏树,却缺少了少陵的诗篇。
诗意:
这首诗词以古树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古树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古树被描绘为能够见证历史兴衰的见证者,它承载着作者祖辈到后代的时代变迁。尽管古树多次遭受摧折和伤害,但它仍然傲然挺立,展现出坚韧和顽强的品质。作者通过对古树的赞美,暗示了自己对于历史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坚守初衷的人们表示敬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树的赞美和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坚持不懈的追求的赞美之情。古树在诗中成为一种象征,代表了历史的延续和传承,同时也象征了那些经历风雨却仍然坚守的人们。作者将古树与孔明的柏树相对比,突出了古树坚韧不拔的品质,虽然没有少陵的诗篇赞美之声,却有着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对于坚持、守护和传承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考和情感,通过对古树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历史、传承和坚守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yǒng zhì mén sì qián gǔ shù
咏智门寺前古树
ài cǐ shān zhōng mù, zhēn néng yuè shèng shuāi.
爱此山中木,真能阅盛衰。
jìn cóng wú zǔ rì, yuǎn zhì nǎi sūn shí.
近从吾祖日,远至乃孙时。
wǎng wǎng duō cuī shé, táng táng dú bǎo chí.
往往多摧折,堂堂独保持。
hé shū kǒng míng bǎi, dàn fá shǎo líng shī.
何殊孔明柏,但乏少陵诗。
拼音:yuǎn zhì nǎi sūn shí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