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踟蹰不能去”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踟蹰不能去”出自宋代吴琚的《牡丹》,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í chú bù néng q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踟蹰不能去”全诗

《牡丹》

踟蹰不能去

牡丹乘春芳,风雨苦相妒。
朝来小庭中,零落已无数。
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
尽日向栏干,踟蹰不能去


赏析


《牡丹》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琚。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提到的牡丹,象征着美丽和娇媚的花朵。诗人描绘牡丹在春天盛开的景象,但同时也说明了牡丹的遭遇。风雨的侵袭使得牡丹飘落,而人们对牡丹的美丽也嫉妒不已。

在清晨,诗人来到小庭中,发现牡丹已经零落了很多。诗人以牡丹为比喻,抒发了自己的心情。他的灵魂仿佛飘散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他的内心痛苦如同在马嵬路上感到了剧烈的煎熬。

整日里,他倚着栏杆,犹豫不决,无法离去。这种踌躇不前的状态,可能是因为他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可能是因为内心的痛苦而无法远离。

这首诗词通过牡丹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痛苦。牡丹的美丽和飘散的花瓣与诗人的心情形成对比,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诗人的踟蹰不前和无法离去的状态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纠结和无奈。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失落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脆弱和短暂。它通过牡丹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痛苦,使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悲凉。

“踟蹰不能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ǔ dān
牡丹

mǔ dān chéng chūn fāng, fēng yǔ kǔ xiāng dù.
牡丹乘春芳,风雨苦相妒。
zhāo lái xiǎo tíng zhōng, líng luò yǐ wú shù.
朝来小庭中,零落已无数。
hún xiāo zǐ zé guó, cháng duàn mǎ wéi lù.
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
jǐn rì xiàng lán gàn, chí chú bù néng qù.
尽日向栏干,踟蹰不能去。

“踟蹰不能去”平仄韵脚


拼音:chí chú bù néng qù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作者简介


吴琚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荫授临安通判。其后历尚书郎,镇安军节度使。复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宁宗时,知鄂州,再知庆元府。尝使金,金人重其信义。位至少师,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称“吴七郡王”。卒,谥忠惠。

作者介绍


吴琚的书法

  吴琚好书画工诗词,尤精翰墨,孝宗常召之论诗作字。《江宁府志》云:“琚留守建康,近城与东楼平楼下,设维摩榻,酷爱古梅,日临钟(繇)、王(羲之)帖。”擅正、行草体,大字极工。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天下第一江山”墨迹,乃为吴琚所书,今六大字额仍存,佳书为名山增辉。其书法明显特点是酷似米芾,有“米南宫外一步不窥”之说。

  吴琚毕生都用力于米书,然而,米芾生性狂放怪诞,而吴琚性情较为温和。据《宋史翼》本传云:“陈傅良在太学,琚执弟子礼,惜名畏义,不此戚畹自骄。”可见他极有道德修养,所以尽管吴氏学米书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但由于他们性格上的差异,运笔结体,吴书更为俊逸俏丽。董其昌评吴琚云:“书似米元章,而俊俏过之。”吴琚的运笔较米书内敛,落笔沉雄,稍运即止,结体八面呼应,看上去十分舒服,即所谓“俊俏”之意。

吴琚的作品

  著述有《云壑集》。传世书迹有《观伎帖》、《与寿父帖》、《焦山题名》、《诗帖》、《碎锦帖》、《七言绝句》等。《行书诗帖》现藏故宫博物院。诗帖已缺页。全篇用笔结体极似米体。如果说他本意想做米芾第二,其实由于性格文化修养的不同,吴氏已自然而然地有了自已的特色。如米氏露锋较钝,而吴氏起笔露锋而尖锐。总之,在继承米氏书风的书家中,吴氏是最得其三昧的一位。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