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少陵曾有诗”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少陵曾有诗”出自宋代赵蕃的《种菊》,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ǎo líng céng yǒu sh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少陵曾有诗”全诗

《种菊》

少陵曾有诗

甘菊移时晚,少陵曾有诗
落英胡可待,已分阻长饥。

标签:甘菊落英

赏析


《种菊》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甘菊移时晚,
少陵曾有诗。
落英胡可待,
已分阻长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种植菊花的情景,并通过对少陵先生的引用,表达了对过去文人的赞颂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花朵凋谢的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感慨,并以此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珍惜。

赏析:
《种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构建了一幅优美的图景。首句“甘菊移时晚”,以菊花的移植和时光的流转为线索,暗示着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推移。接着引用“少陵曾有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才情的敬仰和怀念,使整首诗词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

下两句“落英胡可待,已分阻长饥”,通过描绘花瓣凋零的情景,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和生命脆弱的感慨。菊花的凋谢象征着美丽的消逝,而“胡可待”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最后一句“已分阻长饥”,既映衬出了菊花的凋落,也隐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诗词情感饱满,意境深远。通过花卉的凋谢与人生的变迁相互映照,赵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而珍贵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和精巧的构思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使人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思索。

“少陵曾有诗”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ǒng jú
种菊

gān jú yí shí wǎn, shǎo líng céng yǒu shī.
甘菊移时晚,少陵曾有诗。
luò yīng hú kě dài, yǐ fēn zǔ zhǎng jī.
落英胡可待,已分阻长饥。

“少陵曾有诗”平仄韵脚


拼音:shǎo líng céng yǒu shī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作者简介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作者介绍


赵蕃的介绍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