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不见徘徊影”出自宋代葛立方的《月蚀》,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gē bú jiàn pái huái yǐ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长歌不见徘徊影”全诗:六月炎歊气郁蒸,缘空宝镜没埃尘。
长歌不见徘徊影,并出初无龃龉轮。
麟斗何因识星度,鹊飞谁复见天津。
春秋不著诚非异,毋惑东家号素臣。
《月蚀》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月火热的气息郁蒸,宝镜似乎被尘埃遮蔽。
长歌不再回荡,初出时未曾有任何磕碰。
为何麒斗能够辨别星辰的位置?鹊鸟飞翔的时候谁再能见到北极星?
春秋的变迁并非完全意料之外,不要迷惑于东家的虚名。
这样的臣子并非真正忠诚。
诗意和赏析:
《月蚀》通过描绘六月火热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一种隐喻和思考。诗中的"月蚀"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真实的事物产生误解或错觉,象征社会中的虚伪和迷惑。诗词开篇以六月的炎热来映衬整首诗的气氛。宝镜被尘埃遮蔽,暗示着人们对真相的模糊和误导。长歌不再回荡,表示人们对真诚和坦率的追求逐渐消失。初出时未曾有任何磕碰,说明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缺乏真实的对话和冲突。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麒斗能够辨别星辰的位置,意味着诗人希望有人能够辨别真相,看清社会的本质。鹊鸟飞翔时再也见不到北极星,暗示着人们无法找到真正的指引和价值观。春秋的变迁并非完全意料之外,暗示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变幻莫测的特点。毋惑东家号素臣,警示人们不要被权势和名声所迷惑,不要成为虚伪的臣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社会现象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虚伪和迷惑的担忧和思考。它提醒人们要保持真诚,不被表面的虚名所迷惑,以及要努力寻找真正的价值和指引。
yuè shí
月蚀
liù yuè yán xiāo qì yù zhēng, yuán kōng bǎo jìng méi āi chén.
六月炎歊气郁蒸,缘空宝镜没埃尘。
cháng gē bú jiàn pái huái yǐng, bìng chū chū wú jǔ yǔ lún.
长歌不见徘徊影,并出初无龃龉轮。
lín dòu hé yīn shí xīng dù, què fēi shuí fù jiàn tiān jīn.
麟斗何因识星度,鹊飞谁复见天津。
chūn qiū bù zhe chéng fēi yì, wú huò dōng jiā hào sù chén.
春秋不著诚非异,毋惑东家号素臣。
拼音:cháng gē bú jiàn pái huái yǐ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葛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韵语阳秋序》)。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所以名其集为《归愚集》。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韵语阳秋》20卷,又名《葛立方诗话》,主要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葛立方词现存40首,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他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都比较清丽。其〔卜算子〕《席间再作》中共用了18个叠字,新颖、巧妙,很受人们的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痕"(《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