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时亦说三”出自唐代贯休的《和毛学士舍人早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 shí yì shuō sā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臣时亦说三”全诗:陋巷冬将尽,东风细杂篮。
解牵窗梦远,先是涧梅谙。
茶癖金铛快,松香玉露含。
书斋山帚撅,盘馔药花甘。
雅得琴中妙,常挪脸似酣。
雪消闻苦蛰,气候似宜蚕。
密勿须清甲,朝归绕碧潭。
丹心空拱北,新作继周南。
竹杖无斑点,纱巾不著簪。
大朝名益重,后进力皆覃。
至理虽亡一,臣时亦说三。
不知门下客,谁上晏婴骖。
《和毛学士舍人早春》是唐代贯休的一首诗。诗人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文学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
陋巷冬将尽,东风细杂篮。
解牵窗梦远,先是涧梅谙。
茶癖金铛快,松香玉露含。
书斋山帚撅,盘馔药花甘。
雅得琴中妙,常挪脸似酣。
雪消闻苦蛰,气候似宜蚕。
密勿须清甲,朝归绕碧潭。
丹心空拱北,新作继周南。
竹杖无斑点,纱巾不著簪。
大朝名益重,后进力皆覃。
至理虽亡一,臣时亦说三。
不知门下客,谁上晏婴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陋巷即将过冬,东风吹拂着细碎的篮子,窗外的景色勾起远方的梦。先是迎来了涧边的梅花,后又品尝到清香的茶和松香般的甘露。书斋打扫过后,摆放着美食和药材,琴声优雅,常常沉浸其中。随着雪融,听到苦蛰虫微弱的呼唤,气候似乎适合养蚕。诗人温馨地勉励自己不必清除甲胄,只需绕着碧潭往家走。虽然理想虽一时不存在,但仍然继续在北国创作新作,延续着周南之风。手持竹杖,头上无纱巾,不佩戴簪子。大朝名声日益重大,后进之才都在奋发进取。至理虽然丧失一人传承,但臣子们仍在谈论这三人。诗人不知道有多少门下的学生能够超越晏婴骖。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早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通过窗户向外看,触景生情,使得诗人的思绪由远及近,由感慨人生到对文学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清淡、质朴的诗意。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对文学创作的渴望。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闲适和愉悦,表达了对文人境遇和作品的追求,蕴含了深意。
hé máo xué shì shè rén zǎo chūn
和毛学士舍人早春
lòu xiàng dōng jiāng jǐn, dōng fēng xì zá lán.
陋巷冬将尽,东风细杂篮。
jiě qiān chuāng mèng yuǎn, xiān shì jiàn méi ān.
解牵窗梦远,先是涧梅谙。
chá pǐ jīn dāng kuài, sōng xiāng yù lù hán.
茶癖金铛快,松香玉露含。
shū zhāi shān zhǒu juē, pán zhuàn yào huā gān.
书斋山帚撅,盘馔药花甘。
yǎ dé qín zhōng miào, cháng nuó liǎn shì hān.
雅得琴中妙,常挪脸似酣。
xuě xiāo wén kǔ zhé, qì hòu shì yí cán.
雪消闻苦蛰,气候似宜蚕。
mì wù xū qīng jiǎ, cháo guī rào bì tán.
密勿须清甲,朝归绕碧潭。
dān xīn kōng gǒng běi, xīn zuò jì zhōu nán.
丹心空拱北,新作继周南。
zhú zhàng wú bān diǎn, shā jīn bù zhe zān.
竹杖无斑点,纱巾不著簪。
dà cháo míng yì zhòng, hòu jìn lì jiē tán.
大朝名益重,后进力皆覃。
zhì lǐ suī wáng yī, chén shí yì shuō sān.
至理虽亡一,臣时亦说三。
bù zhī mén xià kè, shuí shàng yàn yīng cān.
不知门下客,谁上晏婴骖。
拼音:chén shí yì shuō sān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三覃 (仄韵) 去声二十八勘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