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台上秋风袅”出自宋代刘一止的《木兰花(饯别王元渤赴吉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uì xiāng tái shàng qiū fēng niǎ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桂香台上秋风袅”全诗:桂香台上秋风袅。
鸭绿溪前离思渺。
一卮芳醑细深倾,听尽阳关须醉倒。
政成早晚传温诏。
莫恋江城歌吹绕。
明年身到凤池边,重看春波生故沼。
《木兰花(饯别王元渤赴吉州)》是宋代诗人刘一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桂香台上秋风袅。
鸭绿溪前离思渺。
一卮芳醑细深倾,
听尽阳关须醉倒。
政成早晚传温诏。
莫恋江城歌吹绕。
明年身到凤池边,
重看春波生故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抒发的离别之情。诗中的主题人物是木兰花,她在桂香台上,秋风轻轻吹拂着。面对离别,她感到离思渺茫,如同溪水流淌一般。她斟满一杯芳醑美酒,细细地倾斜,倾酒而尽,希望能醉倒以忘却离别之痛。诗人告诉她,不要留恋江城的歌吹声,因为政治的使命早晚会传达下来,她将去往凤池边,明年再重返江城时,会重新欣赏到春天的波光,见到故沼(旧地)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木兰花为象征,通过描绘她的离别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和不舍。桂香台上的秋风和鸭绿溪前的离思渺茫,增添了离别时的凄迷感。芳醑美酒的细细倾斜,象征着诗人对离愁的抒发和寄托,希望能借酒消愁,抚平离别之痛。阳关的歌吹声和江城的景致,都成为了离别的背景,诗人告诉木兰花不要留恋,因为她将去履行政治使命。然而,诗人也给予了一丝希望,明年重回江城时,她将会重新欣赏到春天的美景,见到故沼的变化,这似乎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离别的一种慰藉。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离别时的忧伤和期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心情的描绘,展现了人生中常常面临的离别之感,引发读者对离别的共鸣。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很精细,如秋风、溪水、芳醑等,营造了一种清幽的离别氛围。整首诗词通过离别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和重聚的期盼。
mù lán huā jiàn bié wáng yuán bó fù jí zhōu
木兰花(饯别王元渤赴吉州)
guì xiāng tái shàng qiū fēng niǎo.
桂香台上秋风袅。
yā lǜ xī qián lí sī miǎo.
鸭绿溪前离思渺。
yī zhī fāng xǔ xì shēn qīng, tīng jǐn yáng guān xū zuì dào.
一卮芳醑细深倾,听尽阳关须醉倒。
zhèng chéng zǎo wǎn chuán wēn zhào.
政成早晚传温诏。
mò liàn jiāng chéng gē chuī rào.
莫恋江城歌吹绕。
míng nián shēn dào fèng chí biān, zhòng kàn chūn bō shēng gù zhǎo.
明年身到凤池边,重看春波生故沼。
拼音:guì xiāng tái shàng qiū fēng niǎo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