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西池移宴到萱堂”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西池移宴到萱堂”出自宋代卢祖皋的《临江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chí yí yàn dào xuān tá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西池移宴到萱堂”全诗

《临江仙》

西池移宴到萱堂

六鹤飞来松帐晓,菊迟梅早年光。
西池移宴到萱堂
笙箫清弄玉,环佩暖回香。
未问诰花金五色,新来乐事难量。
双添雏凤趁称觞。
争书八十字,分抱彩衣旁。


赏析


《临江仙》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卢祖皋。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只鹤飞来,松帐中黎明。
菊花迟,梅花早,岁月的光辉。
西池移宴到萱堂。
笙箫声清脆,玉簪环佩散发温暖的芬芳。
未曾赏识过那五彩的诰花,
新的快乐事物无法用言语来衡量。
两只雏凤加入庆祝,
争取用八十个字的对联,
分别拥抱着彩色的衣裳。

诗意:
《临江仙》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景象,展现了宋代时期江南地区春日的生活和氛围。诗中通过描写鹤、松、菊、梅等元素,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变化。诗人通过移宴的场景,描述了人们欢聚一堂的喜庆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快乐事物的享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赏析:
《临江仙》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人们的欢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色彩,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感受。鹤、松、菊、梅等景物代表了春天的元素,以及岁月的流转和变化。移宴的场景则展现了人们欢聚一堂、共享快乐的情景,给人一种温馨和喜庆的感觉。

诗中还有一些象征意义的描写,如诰花、雏凤和彩衣等,这些形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诰花的提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遗憾和无法言说的感叹。雏凤的加入和对联的书写则象征了欢庆和吉祥。彩衣则给人一种绚丽多彩的感觉,增添了诗歌的喜庆氛围。

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快乐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观察和娴熟的描写技巧。

“西池移宴到萱堂”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ín jiāng xiān
临江仙

liù hè fēi lái sōng zhàng xiǎo, jú chí méi zǎo nián guāng.
六鹤飞来松帐晓,菊迟梅早年光。
xī chí yí yàn dào xuān táng.
西池移宴到萱堂。
shēng xiāo qīng nòng yù, huán pèi nuǎn huí xiāng.
笙箫清弄玉,环佩暖回香。
wèi wèn gào huā jīn wǔ sè, xīn lái lè shì nán liàng.
未问诰花金五色,新来乐事难量。
shuāng tiān chú fèng chèn chēng shāng.
双添雏凤趁称觞。
zhēng shū bā shí zì, fēn bào cǎi yī páng.
争书八十字,分抱彩衣旁。

“西池移宴到萱堂”平仄韵脚


拼音:xī chí yí yàn dào xuān táng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作者简介


卢祖皋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作者介绍


卢祖皋的生平

  卢祖皋于庆元五年(1199年),考取进士,从此便进入仕途。

  嘉泰二年(1202),调任两浙西路吴江(今苏州市)主簿,重到吴中。嘉定十一年(1218),因文才卓著,内召临安,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十三年三月,任校书郎。十二月,为秘书郎。十四年正月,升著作佐郎。十月,为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十五年正月,直学士院暂代学士职务,起草制诏及其他文稿。九月,迁将作少监,未久逝世,享年51岁,墓葬在杭州西湖名胜“九里云松”(洪春桥以西至灵隐天竺一带)。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卢氏为八百年来温州词宗,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八评云:“申之乐章甚工,字字可入律吕,浙人皆唱之。有《蒲江词稿》行世”。又《中兴词话》谓其《虞美人。钓雪亭》词“无一字不佳,每一咏之,所谓如行山阴道中,山水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存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