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重不胜寒”出自元代赵秉文的《满江红 上清宫蜡梅 永乐大典二千八百十二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āng zhòng bù shèng hán,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霜重不胜寒”全诗:杰观雄楼,相照映、此花幽独。
谁解识、蕊珠仙子,道家装束。
蜡蒂紫苞融烛泪,檀心浅晕团金粟。
渐蜂儿、展翅上南枝,风掀绿。
落落伴,湖心玉。
萧萧映,坛边竹。
记月痕、曾上小阑干曲。
输与能诗潘道士,梦为蝴蝶花间宿。
向夜深、霜重不胜寒,骑黄鹄。
《满江红 上清宫蜡梅 永乐大典二千八百十二梅》是元代赵秉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上清宫中的蜡梅花。蜡梅独自开放在杰观雄楼前,幽静而美丽。作者称赞蜡梅花是蕊珠仙子,以道家的装束形容其高雅。蜡梅花的花蕾紫色如蜡,花瓣像融化的蜡烛泪水,花心微微泛着浅淡的金黄色。渐渐地,蜜蜂开始在南枝上展翅飞舞,掀起绿色的风浪。诗中还描绘了湖心玉、坛边竹等景物,展现了浓郁的自然意境。作者回忆起小阑干曲中的月光痕迹。他向擅长诗歌的潘道士输掉了一首诗,然后在梦里化身为一只蝴蝶,在花间停留。夜晚深了,寒意加重,作者骑着黄鹄马回家。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蜡梅花的独特情感。蜡梅被描绘为一朵幽美的花朵,独自在雄楼前开放。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将蜡梅比作蕊珠仙子,形容其高雅出尘。同时,诗中的蜜蜂、湖心玉和坛边竹等描写,构成了一幅自然景物的画卷,增添了诗的意境和层次。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月光和梦境的回忆,以及夜晚的寒冷和他骑黄鹄归家的情景,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温暖而凄凉的氛围。
这首诗词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注重描绘细腻的意象和表达内心情感。作者通过对蜡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和渐行渐远的情感。整首诗以抱歉,我在上一个回答中遗漏了一部分内容。以下是完整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蜡梅花的独特情感。蜡梅被描绘为一朵幽美的花朵,独自在雄楼前开放。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将蜡梅比作蕊珠仙子,形容其高雅出尘。蜡梅的紫色花蒂融化成烛泪,花心轻轻泛着金黄色,给人一种温暖而富有诗意的感觉。
诗中的景物描写丰富多样,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蜜蜂在南枝上展翅飞舞,风吹动青绿色的植物,形成了一幅活泼的画面。湖心玉和坛边竹的描绘增添了自然气息,使整首诗更具生动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回忆和梦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作者回忆起自己输给擅长诗歌的潘道士一首诗,然后在梦里化身为一只蝴蝶,在花间停留。这部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和艺术的向往,以及对梦幻和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花的描写,呈现了元代诗歌追求细腻、婉约和意境的特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将一朵蜡梅花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歌更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以秋夜的寒冷为背景,通过描绘蜡梅花的美丽和回忆的情感,传递出一种温暖而凄凉的意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mǎn jiāng hóng shàng qīng gōng là méi yǒng lè dà diǎn èr qiān bā bǎi shí èr méi
满江红 上清宫蜡梅 永乐大典二千八百十二梅
jié guān xióng lóu, xiāng zhào yìng cǐ huā yōu dú.
杰观雄楼,相照映、此花幽独。
shuí jiě shí ruǐ zhū xiān zǐ, dào jiā zhuāng shù.
谁解识、蕊珠仙子,道家装束。
là dì zǐ bāo róng zhú lèi, tán xīn qiǎn yūn tuán jīn sù.
蜡蒂紫苞融烛泪,檀心浅晕团金粟。
jiàn fēng ér zhǎn chì shàng nán zhī, fēng xiān lǜ.
渐蜂儿、展翅上南枝,风掀绿。
luò luò bàn, hú xīn yù.
落落伴,湖心玉。
xiāo xiāo yìng, tán biān zhú.
萧萧映,坛边竹。
jì yuè hén céng shàng xiǎo lán gān qū.
记月痕、曾上小阑干曲。
shū yǔ néng shī pān dào shì, mèng wèi hú dié huā jiān sù.
输与能诗潘道士,梦为蝴蝶花间宿。
xiàng yè shēn shuāng zhòng bù shèng hán, qí huáng gǔ.
向夜深、霜重不胜寒,骑黄鹄。
拼音:shuāng zhòng bù shèng hán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赵秉文(1159-1232)金朝文学家、理学家。字周巨,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登进士第,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集贤院事,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赵秉文生性好学,诗文书画皆工,在当时颇有文名。其散文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以周程理学为主,宣扬仁义道德性命之说。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善草书。著作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等。
赵秉文在书法上与同时代的党怀英、王庭筠、赵沨齐名,但赵秉文的书法早年却是取法只比他长八岁的王庭筠。王庭筠是米芾的外甥,大约“近水楼台先得月”,书法学米芾,并很得形神,时人甚至誉王庭筠书法“不在米元章之下”。
文学
赵秉文“历五朝,官六卿”,朝廷中的诏书、册文、表以及与宋、夏两国的国书等多出其手。他所草拟的《开兴改元诏》,当时闾巷间皆能传诵。他学识广博,著有《易丛说》、《中庸说》、《扬子发微》、《太玄笺赞》、《文中子类说》、《南华略释》、《列子补注》等,且兼善诗文书画。金人刘祁称他“平日字画工夫最深,诗其次,又其次散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元好问称他“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至五言,则沉郁顿挫,似阮嗣宗,真淳古淡,似陶渊明”。前后主文坛四十年之久,成为金朝末期“文士领袖”。晚年逢金朝衰乱,以禅学求慰藉。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传世,另有《道德真经集解》收录在道藏中。
书法
赵秉文在书法上与同时代的党怀英、王庭筠、赵沨齐名,但赵秉文的书法早年却是取法只比他长八岁的王庭筠。刘祈《归潜志》云:“赵秉文幼年诗与书皆法子端(王庭筠),后更学太白、东坡,字兼古今诸家学,及晚年书大进。诗专法唐人,魁然一时文士领袖,自号闲闲居士云。”元好问《中州集》谓赵秉文“工书翰,字画有晋魏风调,草书尤警绝”。
藏书
官翰林修撰,南渡拜礼部尚书,作《遂初园记》:“老屋数楹,名其庄曰‘归愚’;闯户而入,名其堂曰‘闲闲’。堂之两翼,为读易思玄之所。少南,竹柏森翳,有亭曰翠真。又南,花木丛茂,有亭曰伫香。……稍西,临眺西山,台之名曰悠然。其东,丛书数千卷,蓄琴一张,庵曰‘味真’。闲闲老人得而乐之。玄易书数册,吟讽终日。有客来,则接之,焚香宴坐。”抄录古文,至老不衰,两目昏然不已,所积甚富,上至六经,以及庄老、医药、浮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