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去后后人至”出自唐代方干的《登龙瑞观北岩》,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án rén qù hòu hòu rén zh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前人去后后人至”全诗:纵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与天通。
湖边风力归帆上,岭顶云根在雪中。
促韵寒钟催落照,斜行白鸟入遥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异时登眺同。
登龙瑞观北岩
纵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与天通。
湖边风力归帆上,岭顶云根在雪中。
促韵寒钟催落照,斜行白鸟入遥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异时登眺同。
译文:
登上龙瑞观北岩,
纵目向下看人世事,才知道险峻的山岩与天空相通。
湖边的风力驱使船帆,山岭的尖峰云根深入雪中。
快速而准时的寒钟催促太阳落照,一群斜飞的白鸟进入遥远的空中。
前辈离去后,后来的人接替而来,时代不同,但登临远望的心情是共通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登上龙瑞观北岩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眺望人世间的浮沉变迁,感慨人事如梦,一切皆是过眼云烟。然而,通过登山,他也感受到山峰与天空的连通之处,体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描绘了湖边的风力推动船帆,山岭上的云根深入雪中,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诗人还用“寒钟”来比喻夕阳的落照,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匆匆流转。
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类的更迭,前人离去后,后人继承前辈的志向和眺望远方的心情,不论时代不同,在登临远望的时刻,内心的情感是相通的。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和人生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抱负。
dēng lóng ruì guān běi yán
登龙瑞观北岩
zòng mù xià kàn fú shì shì, fāng zhī qiào è yǔ tiān tōng.
纵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与天通。
hú biān fēng lì guī fān shàng,
湖边风力归帆上,
lǐng dǐng yún gēn zài xuě zhōng.
岭顶云根在雪中。
cù yùn hán zhōng cuī luò zhào, xié xíng bái niǎo rù yáo kōng.
促韵寒钟催落照,斜行白鸟入遥空。
qián rén qù hòu hòu rén zhì, jīn gǔ yì shí dēng tiào tóng.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异时登眺同。
拼音:qián rén qù hòu hòu rén zhì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