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矣实头童”出自宋代赵蕃的《笔答》,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yǐ shí tóu tó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老矣实头童”全诗: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
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
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
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
《笔答》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
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
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
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处境的看法和思考。作者以自己拔出羽毛的形象来比喻自己在世俗中的束缚和苦闷,同时表达了他的忠诚和奉献之心。尽管作者多次受到恩赐和褒奖,但他内心深处的忠诚感和无法自拔的苦闷仍然存在。他感到自己被现实所压迫,无法摆脱束缚,心灵上的解脱和归真成为他的渴望和寄托。
赏析:
《笔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闷。通过拔毛和受缚的意象,赵蕃将自己置于一种困局之中,表达了他对于世俗束缚的厌倦和无奈。他屡次受到赏识和荣誉,然而这并没有让他完全解脱,他的内心仍然感到失落和困顿。在诗的后半部分,赵蕃以“老矣实头童”的自我描写,表达了对于自己年龄的感慨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他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归真。整首诗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bǐ dá
笔答
bá máo zhī bù miǎn, shòu fù tàn hé qióng.
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
lǚ mù suī méng cì, pī xīn měi jìn zhōng.
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
fèn rán chéng yì duì, lǎo yǐ shí tóu tóng.
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
zuì sù jīn ān zài, guī zhēn tuō cǐ gōng.
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
拼音:lǎo yǐ shí tóu tó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