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待棹击空明”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待棹击空明”出自宋代张炎的《梅子黄时雨(病后别罗江诸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i zhào jī kōng m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待棹击空明”全诗

《梅子黄时雨(病后别罗江诸友)》

待棹击空明

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来访深隐。
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鸥鹭相看如瘦,近来不是伤春病。
嗟流景。
竹外野桥,犹系烟艇。
谁引。
斜川归兴。
便啼鹃纵少,无奈时听。
待棹击空明,鱼波千顷。
弹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黄昏近。
江风紧。
一行柳阴吹暝。


赏析


《梅子黄时雨(病后别罗江诸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
来访深隐。向醉里谁扶,
满身花影。鸥鹭相看如瘦,
近来不是伤春病。嗟流景。
竹外野桥,犹系烟艇。谁引。
斜川归兴。便啼鹃纵少,
无奈时听。待棹击空明,
鱼波千顷。弹到琵琶留不住,
最愁人是黄昏近。江风紧。
一行柳阴吹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愈后离别罗江的友人时的心情。诗人观察到了流水旁边的孤村,他不再关心尘世间的琐事,而是来到这个深隐的地方。他向陶醉中的友人寻求帮助,但友人却被繁花的影子所困扰。诗人注意到鸥鹭相互凝望时显得瘦弱,近来他们并非受伤于春天的疾病,这让他感叹流年的变迁。

诗中还描写了远离尘嚣的竹外野桥,看着停泊的烟艇。诗人不知有谁引领他向斜川归去。尽管鹃鸟的啼声少得可怜,但诗人无奈地倾听。他等待着船桨击破空明,观赏着千顷波光。然而琵琶的音乐无法留住他的心思,他最担忧的是黄昏的临近。江风紧紧吹拂,一行柳树的阴影已经吹暗了夜色。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展示了诗人在病后离别友人时的内心感受。诗中的流水孤村、鸥鹭相看、竹外野桥等景物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人生的变迁。他注意到鸥鹭相互凝望时显得瘦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诗中的黄昏近,江风紧等描写增加了诗的悲哀和忧伤的氛围,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在其中流露。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的冷漠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凄美的意境,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待棹击空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éi zǐ huáng shí yǔ bìng hòu bié luó jiāng zhū yǒu
梅子黄时雨(病后别罗江诸友)

liú shuǐ gū cūn, ài chén shì dùn xiāo, lái fǎng shēn yǐn.
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来访深隐。
xiàng zuì lǐ shuí fú, mǎn shēn huā yǐng.
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ōu lù xiāng kàn rú shòu, jìn lái bú shì shāng chūn bìng.
鸥鹭相看如瘦,近来不是伤春病。
jiē liú jǐng.
嗟流景。
zhú wài yě qiáo, yóu xì yān tǐng.
竹外野桥,犹系烟艇。
shuí yǐn.
谁引。
xié chuān guī xìng.
斜川归兴。
biàn tí juān zòng shǎo, wú nài shí tīng.
便啼鹃纵少,无奈时听。
dài zhào jī kōng míng, yú bō qiān qǐng.
待棹击空明,鱼波千顷。
dàn dào pí pá liú bú zhù, zuì chóu rén shì huáng hūn jìn.
弹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黄昏近。
jiāng fēng jǐn.
江风紧。
yī xíng liǔ yīn chuī míng.
一行柳阴吹暝。

“待棹击空明”平仄韵脚


拼音:dài zhào jī kōng mí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作者简介


张炎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作者介绍


张炎的作品风格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是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一般选宋词的书,选到最后,就得选张炎,讲到最后,也得讲张炎。可以说,在宋词这支柔丽的长曲中,张炎的词,是最后的一个音节,是最后的一声歌唱。由于他的词寄托了乡国衰亡之痛,备极苍凉,所以也可以说,他的声音,也就是南宋末期的时代之声。张炎为词主张"清空"、"骚雅",倾慕周邦彦、姜夔而贬抑吴文英。他的词多写个人哀怨并长于咏物,常以清空之笔,写沦落之悲,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他精通音律,审音拈韵,细致入微,遣词造句,流丽清畅,时有精警之处。但由于他过分追求局部的诗情画意,在整体构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开阔而又立意甚高者并不多见。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词论家,他写的《词源》,在词的形式研上,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启迪。在论述乐律部分,书中保存了有关乐词的丰富资料,是一部有权威性的理论专著。他的创作主张,强调艺术感受、艺术想象与艺术形式,有许多经验之谈,至今尚可参考,但其观点带有门户之见,难免有偏颇之处。此书分为制曲、句法、字面、虚、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令曲、杂论等十三分。其论词的最高标准是“意趣高远”,“雅正”,“清空”。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词学专著《词源》传世。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阳台》、《月下笛》、《解连环》、《甘州》等。

张炎的生平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出身世家,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悠游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即落魄鲜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他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郑思肖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