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行乐逐良辰”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行乐逐良辰”出自宋代赵长卿的《武陵春(上马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lè zhú liáng ché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行乐逐良辰”全诗

《武陵春(上马宰)》

行乐逐良辰

又是新逢三五夜,瑞气霭氤氲。
万点灯和月色新。
桃李倍添春。
花县主人情思好,行乐逐良辰
满引千钟酒又醇。
歌韵动梁尘。


赏析


《武陵春(上马宰)》是赵长卿所作,属于宋代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又是新逢三五夜,
瑞气霭氤氲。
万点灯和月色新。
桃李倍添春。
花县主人情思好,
行乐逐良辰。
满引千钟酒又醇。
歌韵动梁尘。

诗意:
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欢乐和喜悦的春夜景象。诗人在武陵山的春夜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祥和的氛围。夜晚的空气中弥漫着美好的气息,点点灯火和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桃花李花交织成一片,春天的气息倍加浓郁。在这花的县城里,主人情思悠远而美好,举行着欢乐的聚会,享受着美好的时光。丰盈的美酒满满地倒满了千钟,酒的香气扑鼻而来,歌声与酒的香气一起飘荡在空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人以瑞气霭氤氲、万点灯和月色新的描写,展现了春夜的美丽与祥和。桃花和李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中提到的花县主人情思好,行乐逐良辰,表达了主人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在春天里放松和享受生活的情态。满引千钟酒又醇的描写则表现了欢乐的氛围,歌声与酒香一起飘荡在空中,给人一种愉悦和欢乐的感觉。

整首诗以描绘春夜的景象为主线,通过对春天、花朵、主人情思和欢乐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喜悦和美好时光的愉悦感。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和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夜的宁静和美丽,以及其中蕴含的诗人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充满了欢乐和生机,读来让人心情愉悦,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共鸣。

“行乐逐良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ǔ líng chūn shàng mǎ zǎi
武陵春(上马宰)

yòu shì xīn féng sān wǔ yè, ruì qì ǎi yīn yūn.
又是新逢三五夜,瑞气霭氤氲。
wàn diǎn dēng hé yuè sè xīn.
万点灯和月色新。
táo lǐ bèi tiān chūn.
桃李倍添春。
huā xiàn zhǔ rén qíng sī hǎo, xíng lè zhú liáng chén.
花县主人情思好,行乐逐良辰。
mǎn yǐn qiān zhōng jiǔ yòu chún.
满引千钟酒又醇。
gē yùn dòng liáng chén.
歌韵动梁尘。

“行乐逐良辰”平仄韵脚


拼音:xíng lè zhú liáng chén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作者简介


赵长卿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作者介绍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

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