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尚宛然”出自宋代张舜民的《秋暮书怀》,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í míng shàng wǎn r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题名尚宛然”全诗:再到崆峒寺,题名尚宛然。
存亡如昨日,筋力想当年。
祸福归玄鸐,晨昏听杜鹃。
此间无虎豹,好著养生编。
《秋暮书怀》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再次来到崆峒寺,题名依然如故。
存亡之事仿佛昨日,我依然感受到青春的力量。
祸福归于深奥的命运,我在晨昏之间聆听着杜鹃的鸣叫。
这里没有猛虎和豹子,我喜欢追求养生之道。
诗意:
《秋暮书怀》表达了诗人张舜民对崆峒寺的再次到访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回顾自己的生死存亡,感叹时光飞逝,但依然怀念过去青春年华的力量和激情。他意识到人的命运是由深奥的因果律决定的,无论祸福如何变幻,都是命运的安排。在晨昏之间,他聆听着杜鹃的鸣叫,感受自然的律动与生命的轮回。在这里,他体验到宁静祥和的氛围,没有危险的猛虎和豹子,他喜欢追求养生之道,追求健康和长寿。
赏析:
《秋暮书怀》以崆峒寺作为诗的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对命运的思考。他认为人的命运是无法完全掌控的,祸福是由命运决定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宁静和健康。诗中的崆峒寺被描绘为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没有危险的猛兽,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秋暮书怀》是一首寄托了诗人情感和思考的诗词作品。它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和抒发个人的情感、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qiū mù shū huái
秋暮书怀
zài dào kōng tóng sì, tí míng shàng wǎn rán.
再到崆峒寺,题名尚宛然。
cún wáng rú zuó rì, jīn lì xiǎng dāng nián.
存亡如昨日,筋力想当年。
huò fú guī xuán dí, chén hūn tīng dù juān.
祸福归玄鸐,晨昏听杜鹃。
cǐ jiān wú hǔ bào, hǎo zhe yǎng shēng biān.
此间无虎豹,好著养生编。
拼音:tí míng shàng wǎn rá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随高遵裕西征灵夏,无功而还,他作诗嘲讽有"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及"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西征途中二绝》)等句,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贬为监郴州酒税。其后位渐通显,而议论雄迈,气不少衰。晁公武称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晚年作乐府百余篇。自序中说:"年□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其代表作《打麦》吸取民间乐府手法,描述四月麦熟田家辛勤收割的劳动场面,并揭露官赋剥削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
张舜民的词作与苏轼风格相近,所以有的作品被人误为苏词。宋人周紫芝《书张舜民集后》说:"世所歌东坡南迁词,'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二语,乃舜民过岳阳楼作"。张舜民生平爱画,且题评精确。虽南迁羁旅中,所经各地也必搜访题识,东南各处士大夫家所藏名作,全被载录。亦能自作山水。其文集今存《画墁集》8卷,补遗1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及《丛书集成》本。词存四首。以《卖花声》为最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