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吟铃阁巴歌里”出自唐代羊士谔的《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án yín líng gé bā gē lǐ,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闲吟铃阁巴歌里”全诗:晴天春意并无穷,过腊江楼日日风。
琼树花香故人别,兰卮酒色去年同。
闲吟铃阁巴歌里,回首神皋瑞气中。
自愧朝衣犹在箧,归来应是白头翁。
《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晴天春意并无穷,
阳光明媚,春意盎然,
过腊江楼日日风。
每日登上腊江楼,感受吹拂的春风。
琼树花香故人别,
琼树花开芬芳馥郁,与故人分别,
兰卮酒色去年同。
兰卮中盛着的酒,去年与你一同品尝。
闲吟铃阁巴歌里,
闲暇时在铃阁里吟诗,
回首神皋瑞气中。
回首望向神皋山,感受其中祥瑞的气息。
自愧朝衣犹在箧,
自愧自己身上的朝服还存放在箧子里,
归来应是白头翁。
回到家中,我应该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晴天明媚的春季景象,腊江楼上吹来的春风使人心旷神怡。诗人通过描述琼树花香和兰卮酒的味道,表达了与故人的别离和时光的流转。他在铃阁里闲吟,回首望向神皋山,感受到其中的祥瑞气息,对自己的年龄和时光的流逝感到愧疚和无奈。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离别和老去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诗词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jùn zhāi gǎn wù jì cháng ān qīn yǒu
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
qíng tiān chūn yì bìng wú qióng, guò là jiāng lóu rì rì fēng.
晴天春意并无穷,过腊江楼日日风。
qióng shù huā xiāng gù rén bié,
琼树花香故人别,
lán zhī jiǔ sè qù nián tóng.
兰卮酒色去年同。
xián yín líng gé bā gē lǐ, huí shǒu shén gāo ruì qì zhōng.
闲吟铃阁巴歌里,回首神皋瑞气中。
zì kuì cháo yī yóu zài qiè, guī lái yìng shì bái tóu wēng.
自愧朝衣犹在箧,归来应是白头翁。
拼音:xián yín líng gé bā gē lǐ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