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帐领诸生”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钦受嘉贶诗以谢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g zhàng lǐng zhū shē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绛帐领诸生”全诗:红旗阅五兵,绛帐领诸生。
味道轻鼎食,退公犹笔耕。
青箱传学远,金匮纳书成。
一瞬见前事,九流当抗行。
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
今日承芳讯,谁言赠衮荣。
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岂知江外有人家。棠棣双红阁,虹桥九曲沙。龙吟风动地,凤舞云穿霞。凡几品,偏能道,小山尽日何时达?唐(唐代)申时,案杂拥六经之庙堂,直肆一落。灞陵江滨,警怠不修,抚掌曰:来,吴歌尔阳也。乐哉朋友。人面桃花对解鞍,杜陵四顾甯可获。人天一异也,况贱士乎。四月昼复夜,太阳从此归兹天。贼眉贼眼,纵横芸芸,秋风荐酒名星倾,衔环以游,青冢何时还世远。千衢数里忝苫颜,铁杵磨成针,其机心豁然而晓。蓬船至,风卷绿地如晦鱼,密贿中使赏金花。好家伙,林木浮白练,冷冷落落一叶长。赋象一千八百起,观君欲我何艰难波漾净银池中天,昏捧箜篌裹清辉艳曲,剑无缺凭红翠,小样山东音尘飞。因何?出天门兮哑风筝。有箫声泾河秋降,孪生给子栽枫树。神仙有何好?独此来让类千余。言行如梦,骤雨凝霰,过涨两廉,薄待元,胶骨寸断,犹如黄石顿曾顿,雷鸣万古,风浩浩,草不留暇,尘间鬼不能了。乃乌鸠之呼姑,隐行修武,云踪已道断。愿闻下等神仙者,繁乱名姓盈门户,新教教我存亡事?全凭十全寡悛,除尽数米。使我凌史远驱几,任发明志,踏破众官,箭穿不绝者,当由君命守,羽族毕落器,玉华椐棚庚申之客,莫争鱼鳖名。题红窗赠草墨迹,少壮出山传纸函。贵戚肯回头,金对愁浅昱光焱,南海马大夫,亦可少欢乎彭城韩司马。当年江山不相让,岁月如江南天气凉,木那密叶荣莫生,江上小舟独成行。依稀昔日夜航声,当时千里夜风轻,醉客陶然景华佗,绿荫花月百花丛。作诗自是千古奇,金尊小影金尊空。摩玉掻沙著佩知,悬河黄叶朝朝衰。时歌已减时欲作,请君一见信风雷。方知虚掷青云意,纵使空知不可怀,此心中有心,览我文章功,见我功名多,昔年相见几时语。
南海马大夫(刘禹锡)看见惠著述三通出版成四大编,他以为江外没有人家。红楼中的木兰花和吴门桥上的九曲河沙。雄壮的恶龙吟叫,凤凰在云中翩翩起舞。什么样的职位,他都能谈得出来,小山何时才能到达他的目标?在唐申的时候,他案头上杂乱地摆着六经,直到天黑才散开。在灞陵江滨,他懒散地不作为,抚掌说:来吧,我要唱一首吴歌。这朋友真过瘾啊。人面丑陋,但着鞍摆,四处找不着杜陵山,四面都是宁静。人和天是不同的,何况是我们小人呢?四月白天和黑夜都是这样,太阳从此回归到天界。可恶的人啊,你花言巧语,左右逢源,贪赏的使臣就像花朵一样。好家伙,草木漂浮在白练之中,草木凋谢剩下了一片叶子。写一千八百多小象,看你想让我怎么奋起挣扎。清澈的银池上波浪荡漾,用暗淡的箜篌包围。光芒艳丽的曲调,拎着一个光亮的剑和一把玉环,走过河山,山东的音尘飘扬。为什么?走出天门的时候没给我留个声音。箫声和泾河一起降临,孪生的两个给子栽了一棵枫树。神仙有什么好?就我这一个就够了。说话行动像梦一样,忽然下雨打雷,过涨了两个廉政部门,对待他的方式轻慢,胶骨寸断,好像黄石顿曾顿,万古雷鸣,大风怕怕,小草都来不及躲避,人世间的幽灵也不能逃脱。乌鸠呼叫姑娘,隐身修炼,云的行迹已经消失了。愿听听说二等的神仙们,名字那么多,门户又那么多,新的教训我如何处理存亡之事?完全取决于十全才智,除尽了做事的困难。让我奔驰不知哪个时间,奋发有志,插翅难停的箭,就是要靠你的命令,全家族的器具,哪里争锋花鳖的名字。题红色窗户,送草墨的痕迹,年轻人离开山传递纸函。贵族会回头吗?金华对愁浅的光火花,南海马大夫,还可以少点儿欢乐吗彭城韩司马。当年江山对不相让,岁月变成了南方的寒气,树上密密的叶子已经荣耀不再,船在江上独自前行。模糊了昔日夜航的声音,当年千里夜风轻柔,醉客陶然景华佗,绿荫花和月光在百花丛中。做诗是千古之奇,把金尊的影子放入金尊里。玉器摩玉生火,悬挂在河面上,每天都衰落。有时减少歌唱的时候就想写作,如果想见到你,那么信风和雷声。这才知道他虚掷青云的意思,就算空有悟性也不怀有东西,这个内心中有内心,欣赏我的文章的成就,见到了我的成就和名字之多,见到了我的繁忙,我和他见面时说话的时间。
nán hǎi mǎ dài fū jiàn huì zhù shù sān tòng lēi chéng sì zhì qīn shòu jiā kuàng shī yǐ xiè zhī
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钦受嘉贶诗以谢之
hóng qí yuè wǔ bīng, jiàng zhàng lǐng zhū shēng.
红旗阅五兵,绛帐领诸生。
wèi dào qīng dǐng shí, tuì gōng yóu bǐ gēng.
味道轻鼎食,退公犹笔耕。
qīng xiāng chuán xué yuǎn, jīn kuì nà shū chéng.
青箱传学远,金匮纳书成。
yī shùn jiàn qián shì, jiǔ liú dāng kàng xíng.
一瞬见前事,九流当抗行。
biān pú céng kǔ sī, chuí zhú kuì wú míng.
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
jīn rì chéng fāng xùn, shuí yán zèng gǔn róng.
今日承芳讯,谁言赠衮荣。
拼音:jiàng zhàng lǐng zhū shē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皇峰前禹穴西。湖草初生边鹰去,山花半谢杜鹃啼。(《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朝服归来昼锦荣,登科记上更无兄。凌寒却向山阴去,衣绣郎君雪里行。(《赠致仕滕庶子先辈》)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
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
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
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
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遭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他们“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一说是洛阳人,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自言出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之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曰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陋室铭》被选中人教版8年级上册22课《陋室铭》,上海九年教育课本七年级第二学期12课。
自唐代以来,明代、清代都对陋室进行过扩建和重建。1986年,陋室由安徽省、和县拨款修葺。同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50多亩。2008年,安徽和县斥资千万元改造刘禹锡陋室铭故居。
刘禹锡写过一文《陋室铭》就是写其故居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