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魄飞来光满溪”出自宋代阳枋的《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 pò fēi lái guāng mǎn x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蟾魄飞来光满溪”全诗:画桥杨柳击船儿,蟾魄飞来光满溪。
有水连云疑地阔,无山碍月觉天低。
鱼堪寄信应时见,雁欲横霜犹未齐。
白酒堪沽难中割,呼樽独酌画桥西。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是宋代诗人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Painting a bridge, willows strike the passing boat,
The moon's reflection fills the river with its light.
The water seems to connect with the distant clouds,
No mountains obstruct, the sky feels low tonight.
Fish could carry letters when the time is right,
Geese are about to fly, but frost is yet to form.
Fine wine is hard to come by, difficult to acquire,
I raise my cup alone, west of the painted bridge.
译文:
在中秋之夜,我独自坐在黄池的船中,品味着美酒,写下了五首诗。画桥上的杨柳摇曳着,拍打着经过的船只。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溪水中,使整个河面都充满了光明。水面与远处的云层连成一片,没有山峦挡住,天空显得异常低垂。鱼儿可以承载信件,等待合适的时机寄出;雁儿正准备飞行,但霜冻尚未降临。美酒难得,难以得到,我独自举起酒杯,在画桥的西边独自品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之夜独自坐在船中,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并借此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诗中首先描绘了画桥上的杨柳摇曳的情景,通过杨柳拍打船只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和体验。随后,诗人描述了月亮倒映在河水中的美景,给人以宁静和祥和的感受。水面与云层连为一体,没有山峦的遮挡,使天空显得异常低垂,这种景象给人以独特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绪的起伏。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鱼儿可以承载信件和雁儿即将飞行的情景,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鱼儿承载信件一方面展示了诗人寄托情感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而雁儿即将飞行,则暗示着秋天的临近和季节的更替。
最后,诗中提到了美酒的稀缺和难以得到,诗人独自举杯,在画桥的西边品味美酒。这种情景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也反映出诗人对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思考的感悟,同时也融入了对时间流转和物质享受的思考。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独特,情感表达深沉而含抒,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阳枋细腻的艺术表达和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zhōng qiū huáng chí zhōu zhōng dú zhuó wǔ shǒu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huà qiáo yáng liǔ jī chuán ér, chán pò fēi lái guāng mǎn xī.
画桥杨柳击船儿,蟾魄飞来光满溪。
yǒu shuǐ lián yún yí dì kuò, wú shān ài yuè jué tiān dī.
有水连云疑地阔,无山碍月觉天低。
yú kān jì xìn yìng shí jiàn, yàn yù héng shuāng yóu wèi qí.
鱼堪寄信应时见,雁欲横霜犹未齐。
bái jiǔ kān gū nán zhōng gē, hū zūn dú zhuó huà qiáo xī.
白酒堪沽难中割,呼樽独酌画桥西。
拼音:chán pò fēi lái guāng mǎn xī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