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难老三珠树”出自宋代张炎的《风入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fēng nán lǎo sān zhū sh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秋风难老三珠树”全诗:危楼古镜影犹寒。
倒景忽相看。
桃花不识东西晋,想如今、也梦邯郸。
缥缈神仙海上,飘零图画人间。
宝光丹气共回环。
水弱小舟闲。
秋风难老三珠树,尚依依、脆管清弹。
说与霓裳莫舞,银桥不到深山。
《风入松·危楼古镜影犹寒》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危楼古镜影犹寒,
倒景忽相看。
桃花不识东西晋,
想如今、也梦邯郸。
缥缈神仙海上,
飘零图画人间。
宝光丹气共回环,
水弱小舟闲。
秋风难老三珠树,
尚依依、脆管清弹。
说与霓裳莫舞,
银桥不到深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危楼古镜中的冷影为开篇,表达了寂寥冷寒之感。诗人倒影在镜中,与镜中的景象相互凝望,形成了对照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提到桃花,但桃花已不识东西晋,只能怀念过去的辉煌。邯郸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诗人将如今的现实与邯郸的梦境进行对比,抒发了对过去的向往和眷恋之情。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神仙的境界和人间的虚幻。缥缈的神仙在海上飘荡,而人间则如同一幅幅飘零的图画,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与思考。
然后,诗人描述了宝光和丹气的回环,表现了一种神奇的氛围。水弱,小舟闲逸,意味着诗人的闲逸之心和超然态度。
接着,诗人以秋风难老的三珠树为比喻,表达了岁月无情的感慨。脆管清弹,形容音乐的清脆悦耳,以此暗示人生短暂,应珍惜时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劝告,告诉人们不要谈论虚幻的事物,而是应该脚踏实地,不要追求虚幻的银桥,而是应该关注现实的深山。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向往、对现实虚幻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感叹。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整首诗意深远,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fēng rù sōng
风入松
wēi lóu gǔ jìng yǐng yóu hán.
危楼古镜影犹寒。
dào jǐng hū xiāng kàn.
倒景忽相看。
táo huā bù shí dōng xī jìn, xiǎng rú jīn yě mèng hán dān.
桃花不识东西晋,想如今、也梦邯郸。
piāo miǎo shén xiān hǎi shàng, piāo líng tú huà rén jiān.
缥缈神仙海上,飘零图画人间。
bǎo guāng dān qì gòng huí huán.
宝光丹气共回环。
shuǐ ruò xiǎo zhōu xián.
水弱小舟闲。
qiū fēng nán lǎo sān zhū shù, shàng yī yī cuì guǎn qīng dàn.
秋风难老三珠树,尚依依、脆管清弹。
shuō yǔ ní cháng mò wǔ, yín qiáo bú dào shēn shān.
说与霓裳莫舞,银桥不到深山。
拼音:qiū fēng nán lǎo sān zhū shù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去声七遇 (仄韵) 去声十五翰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出身世家,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悠游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即落魄鲜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他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郑思肖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