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渠丞不聋”出自宋代赵蕃的《腊月二十四夜同成父对所传赣陈丞诗作此寄陈》,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qú chéng bù ló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忆渠丞不聋”全诗:旁舍箠楚息,小斋灯火同。
犹贪诵诗发,未暇问人穷。
笑我尉方暇,忆渠丞不聋。
移官故相近,得句可邮筒。
《腊月二十四夜同成父对所传赣陈丞诗作此寄陈》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夜晚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赏诗作的情景和对友人陈丞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的景象是诗人在冬季的腊月二十四夜,在小斋中与成父一同欣赏诗作。旁舍中的箠楚(一种乐器)的声音渐渐停息,小斋内的灯火依然明亮,诗人仍然沉浸在诵读诗篇的乐趣中,无暇顾及外界的贫穷与困境。诗人笑着说自己是位闲暇之人,回忆起友人陈丞不再年轻却依然充满才情。尽管职位调动使得彼此相隔,但他们之间通过诗句的交流仍能保持联系,如同邮筒传递信息一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夜中的诗人情景,展现了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诗人对诗作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词中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向读者传递出一种诗意深沉的意境。
这首诗词的赏析点在于其对友情和诗意的表达。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成父共赏诗作的画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诗中的笑语和回忆,凸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和情感纽带。而邮筒的隐喻更是巧妙地将友谊与诗意联系起来,展示了诗人通过文字交流来传递情感的力量。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将冬夜中的诗人情景与对友情和诗意的思考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体味其中传递的友情和对诗歌的热爱,进而感受到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艺术和情感交流的美好。
là yuè èr shí sì yè tóng chéng fù duì suǒ chuán gàn chén chéng shī zuò cǐ jì chén
腊月二十四夜同成父对所传赣陈丞诗作此寄陈
páng shě chuí chǔ xī, xiǎo zhāi dēng huǒ tóng.
旁舍箠楚息,小斋灯火同。
yóu tān sòng shī fā, wèi xiá wèn rén qióng.
犹贪诵诗发,未暇问人穷。
xiào wǒ wèi fāng xiá, yì qú chéng bù lóng.
笑我尉方暇,忆渠丞不聋。
yí guān gù xiāng jìn, dé jù kě yóu tǒng.
移官故相近,得句可邮筒。
拼音:yì qú chéng bù lóng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