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足起红尘”出自唐代杨炯的《刘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ǎ zú qǐ hóng ché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马足起红尘”全诗:卿家本六郡,年长入三秦。
白璧酬知己,黄金谢主人。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
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
中文译文:
《刘生》
卿家本居六郡,年长入三秦。
白璧答应知己,黄金致谢主人。
剑锋映出红色电光,马蹄掀起红尘滚滚。
日暮时,歌声钟声嘹亮,热闹的动静传遍四邻。
诗意:
这是一首描写刘生的诗词。刘生是一个有着高贵出身的人,他来自统治着六个州的名门望族,年岁渐长后来到了陕西的三秦地区。他以一块白玉璧作为回报送给知己,以黄金表示感谢他的主人。他的剑锋闪烁着赤红的电光,他的马蹄掀起了漫天红尘。日落时,他的歌声和钟声响起,声音传遍了四邻,热闹非凡。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刘生的形象和他的生活环境。通过对刘生身份的描述,作者展示了他来自千家万户的贵族,拥有丰富的财富和高贵的地位。他回报给知己的白玉璧和感谢主人的黄金,表达了他对朋友和主人的诚挚之情。而剑锋和马蹄的景象,则体现了他的武勇和豪迈。最后,日暮时听到的歌声和钟声,以及四邻的喧闹,展示了刘生活跃动的生活态度和热情。整首诗意既表达了刘生的荣耀与尊贵,又展示了他乐观豁达的心态。
liú shēng
刘生
qīng jiā běn liù jùn, nián zhǎng rù sān qín.
卿家本六郡,年长入三秦。
bái bì chóu zhī jǐ, huáng jīn xiè zhǔ rén.
白璧酬知己,黄金谢主人。
jiàn fēng shēng chì diàn, mǎ zú qǐ hóng chén.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
rì mù gē zhōng fā, xuān xuān dòng sì lín.
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
拼音:mǎ zú qǐ hóng chén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初唐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但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他于显庆六年(661)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县治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其地约为今之龙游县、衢江区的一部分),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
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
《唐才子传》:杨炯,华阴人。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永隆二年,皇太子舍奠,表豪俊,充崇文馆学士。后为婺州盈川令。卒。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闻者甚不平,故为时所忌。初,张说以《箴》赠盈川之行,戒其苛刻,至官,果以酷称。炯博学善文,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海内称四才子,亦曰“四杰”,效之者风靡焉。炯尝谓:“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耻王后,愧卢前,谦也。”有《盈川集》三十卷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