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共老山丘”出自唐代贯休的《休粮僧》,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gòng lǎo shān qiū,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相共老山丘”全诗:不食更何忧,自由中自由。
身轻嫌衲重,天旱为民愁。
应器谁将去,生台蚁不游。
会须传此术,相共老山丘。
《休粮僧》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食更何忧,自由中自由。
身轻嫌衲重,天旱为民愁。
应器谁将去,生台蚁不游。
会须传此术,相共老山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休息禅师的生活。诗人贯休表达了他遵循佛教禅宗理念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自由和个人选择的重视。他认为,不吃粮食并不会有什么忧虑,因为他在自由的境界中找到了真正的自由。他轻身不喜欢僧衣的厚重,对于民众干旱带来的困扰感到愁苦。诗中还提到了应器(传统的勺子)和台蚁(一种在桌子上走来走去的蚂蚁),以此暗喻传统礼俗的束缚以及人类行为的不自由。最后,贯休呼吁将这种倡导自由的禅宗思想传承下去,让众人和他一同老去于山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贯休对禅宗生活哲学的认同。他以独特而自由的视角看待世间的事物,并通过对个人选择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示了他对自由和解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寓言的手法,通过对器具和昆虫的描写,传达了对于传统和僵化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朴素而直接的语言和意象,呼应了禅宗的质朴和直观风格。通过这种朴素的表达,贯休向读者传递了他对禅宗生活哲学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于自由和个人选择的重要性的思考。
xiū liáng sēng
休粮僧
bù shí gèng hé yōu, zì yóu zhōng zì yóu.
不食更何忧,自由中自由。
shēn qīng xián nà zhòng, tiān hàn wèi mín chóu.
身轻嫌衲重,天旱为民愁。
yīng qì shuí jiāng qù, shēng tái yǐ bù yóu.
应器谁将去,生台蚁不游。
huì xū chuán cǐ shù, xiāng gòng lǎo shān qiū.
会须传此术,相共老山丘。
拼音:xiāng gòng lǎo shān qiū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