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阑西角”出自宋代周紫芝的《沙塞子(中秋无月)》,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 lán xī jiǎ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画阑西角”全诗:秋云微淡月微羞。
云黯黯、月彩难留。
只应是、嫦娥心里,也似人愁。
几时回步玉移钩。
人共月、同上南楼。
却重听、画阑西角,月下轻讴。
《沙塞子(中秋无月)》是宋代诗人周紫芝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云微淡月微羞。
云黯黯、月彩难留。
只应是、嫦娥心里,
也似人愁。
几时回步玉移钩。
人共月、同上南楼。
却重听、画阑西角,
月下轻讴。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中秋夜晚上无法见到明月的情景。诗人描述了淡淡的秋云和羞怯的微弱月光。诗人认为,这种景象不仅仅是因为云遮挡了月亮,而是因为嫦娥(传说中的仙女)心里也和人一样感到忧愁。诗人期待着什么时候月亮会重新出现,那时人们可以一起登上南楼观赏月亮。最后,诗人提到在画廊西角,月下会传来轻柔的歌唱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意境深远的中秋夜景。诗人通过描写淡淡的秋云和微弱的月光,表达了无法见到明月的遗憾和失落。诗人运用了嫦娥的形象,将她的心境与人类的情感相联系,传达了人们对月亮的思念和忧愁之情。诗中的"几时回步玉移钩"表达了诗人对明月归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诗人希望在明月再现之时,能与他人一起登上南楼,共同欣赏月色。最后一句"月下轻讴"增添了诗意的层次,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馨与惬意。
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传达了作者对中秋夜月亮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团聚的渴望。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传说中的仙女形象,诗人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温情而富有禅意的美感。
shā sāi zi zhōng qiū wú yuè
沙塞子(中秋无月)
qiū yún wēi dàn yuè wēi xiū.
秋云微淡月微羞。
yún àn àn yuè cǎi nán liú.
云黯黯、月彩难留。
zhǐ yìng shì cháng é xīn lǐ, yě sì rén chóu.
只应是、嫦娥心里,也似人愁。
jǐ shí huí bù yù yí gōu.
几时回步玉移钩。
rén gòng yuè tóng shàng nán lóu.
人共月、同上南楼。
què zhòng tīng huà lán xī jiǎo, yuè xià qīng ōu.
却重听、画阑西角,月下轻讴。
拼音:huà lán xī jiǎo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三觉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
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无豫章生硬之弊,亦无江湖末派酸饀之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其诗在南渡之初,则特为秀出,足以继眉山之后尘,伯仲于石湖剑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