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断港不妨寻住计”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断港不妨寻住计”出自宋代阳枋的《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uàn gǎng bù fáng xún zhù j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断港不妨寻住计”全诗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断港不妨寻住计

万雷豗击一江声,本是风从水上行。
断港不妨寻住计,修涂未信阻归程。
间中已会失天静,忙里依然心地平。
险阻怪岩行半百,扁舟肯学夜多惊。


赏析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是宋代阳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池口下的小港中遭遇大风的情景,并通过描写自然现象来反映人生的起伏和坚韧。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雷豗击一江声,
本是风从水上行。
断港不妨寻住计,
修涂未信阻归程。

间中已会失天静,
忙里依然心地平。
险阻怪岩行半百,
扁舟肯学夜多惊。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在小港中遭遇大风的情景。第一句描述了雷声轰鸣,仿佛整个江面都在震动,暗示了风势的猛烈。第二句以“风从水上行”来表达风势从水面上吹来,突出了风力的强大。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断港无法前行,但并不气馁,仍然寻求着适应的方法,坚定地修整帆船,准备重新启程。

接着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风暴中的体悟。尽管环境动荡不安,作者内心依然保持平静,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己的内心宁静。最后两句以作者航行半百之险阻的经历为例,表达了作者的坚韧和勇敢。尽管夜晚充满了惊险,但作者的小舟仍然勇敢地航行,不畏惧风浪的袭击。

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风暴景象,这首诗词寓意着人生的坎坷与挑战。作者以自然界中的风暴表达了人生中的困难和障碍,同时也表达了人应该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诗中的小港和扁舟是作者在人生旅程中的象征,而风暴则代表了各种困难和挑战。诗词的赏析启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该保持冷静,积极应对,勇敢面对人生的风雨,迎接未来的挑战。

“断港不妨寻住计”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í kǒu xià xiǎo gǎng yuán yù dà fēng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wàn léi huī jī yī jiāng shēng, běn shì fēng cóng shuǐ shàng xíng.
万雷豗击一江声,本是风从水上行。
duàn gǎng bù fáng xún zhù jì, xiū tú wèi xìn zǔ guī chéng.
断港不妨寻住计,修涂未信阻归程。
jiān zhōng yǐ huì shī tiān jìng, máng lǐ yī rán xīn dì píng.
间中已会失天静,忙里依然心地平。
xiǎn zǔ guài yán xíng bàn bǎi, piān zhōu kěn xué yè duō jīng.
险阻怪岩行半百,扁舟肯学夜多惊。

“断港不妨寻住计”平仄韵脚


拼音:duàn gǎng bù fáng xún zhù jì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作者简介


阳枋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作者介绍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