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句心无味”出自唐代齐己的《夏日梅雨中寄睦公》,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ó jù xīn wú wèi,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琢句心无味”全诗:梅月来林寺,冥冥各闭门。
已应双履迹,全没乱云根。
琢句心无味,看经眼亦昏。
何时见清霁,招我凭岩轩。
夏日梅雨中寄睦公
梅月来林寺,
冥冥各闭门。
已应双履迹,
全没乱云根。
琢句心无味,
看经眼亦昏。
何时见清霁,
招我凭岩轩。
译文:
梅花绽放的月光照耀着林寺,
大家都静静地关上门。
我的足迹已经久不应和,
似乎已被浮云遮掩。
精心琢磨的句子毫无滋味,
读经时的眼睛也变得昏花。
不知何时会看见晴朗的天空,
请邀请我来你那山上的轩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齐己寄给他的朋友睦公的,表明自己的心情和希望能得到朋友的邀请。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梅雨天气,作者感到厌倦和迷茫。
首先,梅月来林寺。夏日的梅雨天,月光照耀着梅花,使得林寺变得更加幽静美丽。
然而,冥冥各闭门。门关起来,一片寂静。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心灵的封闭,以及朋友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感。
接着,已应双履迹,全没乱云根。作者的足迹已经消失,无法被索引,仿佛被乱云遮盖。这里是在形容自己的诗才失色,受到了外界的干扰,使得作品失去了独特的风格。
琢句心无味,看经眼亦昏。作者发现自己的诗句变得平淡无味,无法激发内心的感受。同时,他读经的时候,也感到视线模糊。
最后,何时见清霁,招我凭岩轩。作者表示自己希望能够看见晴朗的天空,邀请朋友请他到山上的轩窗,一起观赏风景。
整首诗以充满哀愁和遗憾的语气来表达作者的情绪和愿望,体现了他对诗歌和友情的热爱和追求。
xià rì méi yǔ zhōng jì mù gōng
夏日梅雨中寄睦公
méi yuè lái lín sì, míng míng gè bì mén.
梅月来林寺,冥冥各闭门。
yǐ yīng shuāng lǚ jī, quán mò luàn yún gēn.
已应双履迹,全没乱云根。
zuó jù xīn wú wèi, kàn jīng yǎn yì hūn.
琢句心无味,看经眼亦昏。
hé shí jiàn qīng jì, zhāo wǒ píng yán xuān.
何时见清霁,招我凭岩轩。
拼音:zuó jù xīn wú wèi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五未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