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森然”出自宋代汪莘的《行香子(雪后闲眺)》,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shù sēn rá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玉树森然”全诗:策杖溪边。
倚杖峰前。
望琼林、玉树森然。
谁家残雪,何处孤烟。
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
别般天地,新样山川。
唤家僮、访鹤寻猿。
山深寺远,云冷钟残。
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行香子(雪后闲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汪莘。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策杖溪边。
倚杖峰前。
望琼林、玉树森然。
谁家残雪,何处孤烟。
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
别般天地,新样山川。
唤家僮、访鹤寻猿。
山深寺远,云冷钟残。
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雪后闲庭信步的景象。作者手持拐杖,来到溪边,靠着拐杖倚在山峰前,眺望着美丽的琼林,茂密的玉树。不知是哪家的残雪、哪个地方的孤烟,使得山水之间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眼前有一座小桥、一间茅屋和一艘渔船,使这片天地与以往大不相同,呈现出新的山川景色。作者唤醒家中的仆人,访问仙鹤和寻找猿猴。山深处的寺庙遥远,云雾笼罩着敲钟声渐渐消散。作者喜欢竹林中的灯火、梅花间的屋舍和石头旁的泉水。
赏析:
这首诗词以雪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现了冬雪消融后的宁静和清幽,给人以宁神静气之感。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残雪与孤烟相对照,突出了景色的孤寂和凄凉之美。同时,通过描述桥、茅店和渔船,以及山深寺庙和云雾散去的钟声,表现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出现,给人以希望和喜悦之情。最后,作者喜欢竹林中的灯光、梅花间的房屋和石头旁的泉水,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这种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的观察和描绘,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xíng xiāng zǐ xuě hòu xián tiào
行香子(雪后闲眺)
cè zhàng xī biān.
策杖溪边。
yǐ zhàng fēng qián.
倚杖峰前。
wàng qióng lín yù shù sēn rán.
望琼林、玉树森然。
shuí jiā cán xuě, hé chǔ gū yān.
谁家残雪,何处孤烟。
xiàng yī xī qiáo, yī máo diàn, yī yú chuán.
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
bié bān tiān dì, xīn yàng shān chuān.
别般天地,新样山川。
huàn jiā tóng fǎng hè xún yuán.
唤家僮、访鹤寻猿。
shān shēn sì yuǎn, yún lěng zhōng cán.
山深寺远,云冷钟残。
xǐ zhú jiān dēng, méi jiān wū, shí jiān quán.
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拼音:yù shù sēn rán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汪莘关心国事。在《击鼓行》中,他描写击鼓之声彻天动地,“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表示了与恶势力斗争的愿望;在《游甘露寺》中写道“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意如何。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对南宋当权者养兵不用、不图收复失地作了严厉的批评。汪莘的诗学李白,如《群玉堂即事》起四句:“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想象丰富,然而才力有所不及,往往落卢仝窠臼。他的诗风格多样,也不乏清新之作。如“好剪吴淞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二绝》);“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晚晴即事》),喜借用前人成句或诗境而又能自出机杼,自然熨贴。
汪莘也善写词,自序中说他喜爱苏轼、朱敦儒、辛弃疾的词。《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所作稍近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