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一廛何所寄”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一廛何所寄”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次韵贲远归田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chán hé suǒ j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一廛何所寄”全诗

《次韵贲远归田四首》

一廛何所寄

归去田园好,饥餐抵万钱。
愁从身外散,乐向酒中全。
蚕出柔桑绿,秧齐小麦鲜。
一廛何所寄,华发绕江天。


赏析


诗词:《次韵贲远归田四首》
作者:李弥逊
朝代:宋代

归去田园好,饥餐抵万钱。
愁从身外散,乐向酒中全。
蚕出柔桑绿,秧齐小麦鲜。
一廛何所寄,华发绕江天。

【中文译文】
回到乡村田园,心情愉悦,虽然只吃简单的饭食,却感觉比拥有万贯财富还要满足。
忧愁都随着离开身外而散去,快乐都融入到美酒之中,尽情享受。
蚕儿在嫩绿的桑树上吐丝纺茧,稻秧和小麦一起生长茁壮,呈现出勃勃生机。
我不知道将一片田园寄托在何处,但是这样的美景让我感到心旷神怡,仿佛发丝绕过天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贲远归田为题材,表达了回归乡村的美好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在城市中饱受繁忙和压力的困扰,渴望回到宁静的农田,享受简朴的生活。他发现归去田园的生活虽然物质上简单,却能带来心灵的满足。简单的饭食和美酒,让诗人抛开了忧愁,感受到内心的乐趣。

诗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桑树嫩绿、稻秧和小麦茁壮生长,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这些景象象征着农田的丰收和希望,与人们的归心相互呼应。诗人感叹自己不知将这片美景托付给哪里,表达出对乡愁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困惑,但这种困惑并没有破坏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词句展现了诗人的感受和情感,抒发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中融合了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追求简朴和宁静的心境。通过描绘田园的美景和对乡愁的思绪,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乡愁的共鸣。

“一廛何所寄”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bēn yuǎn guī tián sì shǒu
次韵贲远归田四首

guī qù tián yuán hǎo, jī cān dǐ wàn qián.
归去田园好,饥餐抵万钱。
chóu cóng shēn wài sàn, lè xiàng jiǔ zhōng quán.
愁从身外散,乐向酒中全。
cán chū róu sāng lǜ, yāng qí xiǎo mài xiān.
蚕出柔桑绿,秧齐小麦鲜。
yī chán hé suǒ jì, huá fà rào jiāng tiān.
一廛何所寄,华发绕江天。

“一廛何所寄”平仄韵脚


拼音:yī chán hé suǒ jì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