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向别离攀折处”出自唐代郎士元的《闻吹杨叶者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uī xiàng bié lí pān zhé ch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吹向别离攀折处”全诗: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
天生一艺更无伦,寥亮幽音妙入神。
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
《闻吹杨叶者二首》是唐代诗人郎士元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妙吹杨叶动悲笳,
胡马迎风起恨赊。
若是雁门寒月夜,
此时应卷尽惊沙。
天生一艺更无伦,
寥亮幽音妙入神。
吹向别离攀折处,
当应合有断肠人。
中文译文:
听到了妙吹杨叶动人的悲笳声,
胡马迎风奋起,激起了无尽的悲伤。
如果是在雁门寒月的夜晚,
此时吹奏的音乐将使沙尘翻卷。
他的音乐才华无人能及,
清脆的幽音灵动地进入人的心灵。
当音乐传到别离伤感之地,
必然会感动那些痛苦的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妙吹杨叶动悲笳的景象为起点,通过描述胡马迎风起恨赊的情景,描绘了一幅边塞飘泊英雄的悲壮画面。作者将雁门寒月所处的寒冷夜晚和吹奏出的音乐相互烘托,形成一种寒凉、凄美的意境。他赞美吹奏者的音乐才华,认为他的幽音寥亮,妙入神灵。最后,他将音乐的传达对象定位在别离伤感之地,暗示诗中所描述的情感和境遇正是那些断肠人所感受到的。
整首诗运用了场景的描写和意境的烘托,以及比喻的手法,将音乐的力量与伤感的情感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描绘边塞风情和吹奏者的天赋,展现了作者对音乐才华的赞美和对人生别离的思考。
总之,这首诗通过表达胡马迎风的恨意和音乐传达的情感,展现了边塞英雄的悲壮情怀,以及音乐的力量和魅力。它是一首具有强烈情感、富于意境的唐诗佳作。
wén chuī yáng yè zhě èr shǒu
闻吹杨叶者二首
miào chuī yáng yè dòng bēi jiā, hú mǎ yíng fēng qǐ hèn shē.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ruò shì yàn mén hán yuè yè, cǐ shí yīng juǎn jǐn jīng shā.
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
tiān shēng yī yì gèng wú lún, liáo liàng yōu yīn miào rù shén.
天生一艺更无伦,寥亮幽音妙入神。
chuī xiàng bié lí pān zhé chù, dāng yīng hé yǒu duàn cháng rén.
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
拼音:chuī xiàng bié lí pān zhé chù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