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香山”出自宋代张炎的《甘州(为小玉梅赋,并柬韩竹闲)》,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shì xiāng shā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却是香山”全诗:见梅花、斜倚竹篱边。
休道北枝寒。
□□□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
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
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
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
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
《甘州(为小玉梅赋,并柬韩竹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炎。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看到梅花,倚着竹篱,感叹北方的寒冷,表达了对美景和情感的思索和抒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见梅花、斜倚竹篱边。
休道北枝寒。
□□□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
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
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
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
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梅花、竹篱和情感展开。诗人倚着竹篱,观赏斜倚在那里的梅花,感叹北方的严寒。诗中使用了一些隐喻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如"□□□翠袖"描述梅花的娇嫩,"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形容梅花的美丽。诗人表达了对美景和情感的追寻和思考,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现实凄凉的感慨。诗中提到了苏小和元,表达了对逝去的人和事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和声、软语等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赏心悦目的音乐和景色的渴望。
这首诗词充满了闺情之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柔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古雅之风的向往。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诗意。
gān zhōu wèi xiǎo yù méi fù, bìng jiǎn hán zhú xián
甘州(为小玉梅赋,并柬韩竹闲)
jiàn méi huā xié yǐ zhú lí biān.
见梅花、斜倚竹篱边。
xiū dào běi zhī hán.
休道北枝寒。
cuì xiù, qíng suí yǎn pàn, chóu jiē méi wān.
□□□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
yī chuàn gē zhū qīng rùn, wǎn jié yù lián huán.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
sū xiǎo wú xún chù, yuán zài rén jiān.
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hé shì qī liáng yǐn qiào, xiàng zūn qián yī xiào, gē dào kuáng lán.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
tàn cóng lái gǔ yǎ, yù mì shǎng yīn nán.
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
yǒu rú cǐ hé shēng ruǎn yǔ, shén hán xiāng fēng xuě dù lán guān.
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
jūn zhī fǒu, wǎn yīng píng liǔ, què shì xiāng shān.
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
拼音:què shì xiāng shān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出身世家,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悠游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即落魄鲜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他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郑思肖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