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流离多露宿”出自宋代陈著的《余床帐为过兵卷去答梅山弟用余韵见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uàn shì liú lí duō lù s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乱世流离多露宿”全诗:一床破帐护衰翁,席卷俄随掠骑东。
与妇同围肤炭火,呼儿排作肉屏风。
从来不起羊羔想,困倒何妨蝶梦通。
乱世流离多露宿,盖头有屋未为空。
《余床帐为过兵卷去答梅山弟用余韵见寄》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床破帐护衰翁,
席卷俄随掠骑东。
与妇同围肤炭火,
呼儿排作肉屏风。
从来不起羊羔想,
困倒何妨蝶梦通。
乱世流离多露宿,
盖头有屋未为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衰老的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情景。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破落的老人,他的床帐破旧不堪,但他仍然依靠它保护自己。然而,战乱来袭,敌军横扫而过,他只能随着俄随掠骑东逃避战火的摧残。尽管生活困苦,他与妻子一起在炭火旁围坐取暖,呼唤儿子排开肉屏风,以减轻世间的寒冷与艰辛。然而,他从不抱怨贫困,也不曾想起过往的富足生活。即使在困顿中,他仍然保持着美好的梦境,享受如蝶般自由的心灵之旅。在乱世中,他常常流离失所,不得不露宿街头,虽然有庇护之所,但内心仍然空虚无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个老人在动荡的时代中的艰辛生活。通过描写床帐的破旧、战乱的到来以及与家人的互助,表现了主人公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的"肤炭火"和"肉屏风"等形象描写,增加了生活的质感和情感色彩。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坚持与梦想,表达了对自由和内心寄托的向往,使得诗词中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尽管生活困苦,主人公仍然保持着希望和勇气,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对抗逆境的决心。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凝练地传达出了作者对人性坚韧与生命力量的思考,表现了宋代社会中普通人民在动荡岁月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yú chuáng zhàng wèi guò bīng juǎn qù dá méi shān dì yòng yú yùn jiàn jì
余床帐为过兵卷去答梅山弟用余韵见寄
yī chuáng pò zhàng hù shuāi wēng, xí juǎn é suí lüè qí dōng.
一床破帐护衰翁,席卷俄随掠骑东。
yǔ fù tóng wéi fū tàn huǒ, hū ér pái zuò ròu píng fēng.
与妇同围肤炭火,呼儿排作肉屏风。
cóng lái bù qǐ yáng gāo xiǎng, kùn dào hé fáng dié mèng tōng.
从来不起羊羔想,困倒何妨蝶梦通。
luàn shì liú lí duō lù sù, gài tóu yǒu wū wèi wèi kōng.
乱世流离多露宿,盖头有屋未为空。
拼音:luàn shì liú lí duō lù sù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六宥 (仄韵) 入声一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