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挂云帆重一飞”出自唐代齐己的《贻惠暹上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guà yún fān zhòng yī fēi,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终挂云帆重一飞”全诗: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贻惠暹上人
青丝岁岁不言过,白髮峨峨愁有多。
劝君务当同武役,莫使文星衢豔儔。
贤恩感主知全國,碑石无情但激疏。
吾道天然當海阨,不圖顚倒近時蘇。
译文:
将我年少时的青丝不断提及,白发愈发沉重忧伤难言其多。
劝你务必参加武役,不要让文星街上的风花雪月比肩。
贤者的恩泽感动了君主,碑石没有感情,只会嘲讽冷落。
我的道路注定遥远,不图近在眼前的名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齐己写给暹上人的赠诗。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社会的不满。
第一句描述了青丝变白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衰老的忧虑。第二句提出了“劝君务当同武役”的意思,表示作者认为参加军事行动会比文学更有出息,对于文人来说,过多的追求风花雪月只会让自己变得虚浮。
第三句中的“贤恩感主知全國”指的是贤者的恩泽感动了君主,表示贤者虽然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但他的道德和才能最终会为全国所知。而“碑石无情但激疏”则暗示了现实社会对贤者的冷落和忽视。
最后两句:“吾道天然當海阨,不圖顚倒近時蘇”表现了作者追求真理和高尚理想的决心,他表达了自己不图近在眼前的名利,而只希望实现自己的道路和理想。
整首诗情绪抒发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深的不满和追求真理的决心,揭示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子的普遍困境和内心的挣扎。
yí huì xiān shàng rén
贻惠暹上人
jīng lùn gōng yú gèng yè shī, yòu yú nán lǐ zòng tiān jī.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wú cháo kè jiàn tóu wén qù,
吴朝客见投文去,
chǔ guó sēng yíng zhe zǐ guī.
楚国僧迎著紫归。
yǐ dé shēng míng xiān zhèn sú, bù fáng fēng xuě gèng tàn wēi.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jīn líng gāo yì ēn mén zài, zhōng guà yún fān zhòng yī fēi.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拼音:zhōng guà yún fān zhòng yī fēi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