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自愧荐衡无好表”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自愧荐衡无好表”出自宋代李曾伯的《送戴书记》,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kuì jiàn héng wú hǎo biǎo,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自愧荐衡无好表”全诗

《送戴书记》

自愧荐衡无好表

远双夷涂迈牧之,三霜道路饱驱驰。
和风俯趁春迎仗,落月回思夜入帷。
自愧荐衡无好表,不妨道适有新诗。
岁艰时棘边臣老,向阙须陈黼房知。


赏析


《送戴书记》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别戴书记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远双夷涂迈牧之,
三霜道路饱驱驰。
和风俯趁春迎仗,
落月回思夜入帷。
自愧荐衡无好表,
不妨道适有新诗。
岁艰时棘边臣老,
向阙须陈黼房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戴书记的情景,以及诗人对他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诗人描述了戴书记离开的场景,他远行到边境之地,越过荒野和山川,一路疾驰。在春天的和风中,他俯身前行,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夜晚,他回想着月亮的回归,思念之情如同回到自己的帷幕之中。诗人自愧地承认自己没有好的表达方式来推荐才华横溢的戴书记,但他仍然可以通过创作新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岁月艰难时,像戴书记这样的边境官员常常面临危险,但他们仍然坚守岗位,向朝廷报告边境的情况,这是对皇帝的忠诚之举,需要向高官陈述戴书记的聪明才智和忠诚。

整首诗写景清新,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远行和离别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戴书记的祝福。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夜月和春风,以突出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也借此自省,承认自己无法恰当地表达对戴书记的推荐之情,但他提到自己可以以创作新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整首诗抒发了送别之情和对边境官员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对朝廷的忠诚。

“自愧荐衡无好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dài shū jì
送戴书记

yuǎn shuāng yí tú mài mù zhī, sān shuāng dào lù bǎo qū chí.
远双夷涂迈牧之,三霜道路饱驱驰。
hé fēng fǔ chèn chūn yíng zhàng, luò yuè huí sī yè rù wéi.
和风俯趁春迎仗,落月回思夜入帷。
zì kuì jiàn héng wú hǎo biǎo, bù fáng dào shì yǒu xīn shī.
自愧荐衡无好表,不妨道适有新诗。
suì jiān shí jí biān chén lǎo, xiàng quē xū chén fǔ fáng zhī.
岁艰时棘边臣老,向阙须陈黼房知。

“自愧荐衡无好表”平仄韵脚


拼音:zì kuì jiàn héng wú hǎo biǎo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作者简介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作者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